德國《商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OliverBlume將在12月15日的監(jiān)事會會議上提出拖延已久的新的軟件戰(zhàn)略。
據(jù)《商報》報道,Blume將通過新的軟件戰(zhàn)略闡述大眾集團如何在2030年之前使其專有軟件具備競爭力并準備好投放市場,這一目標將使大眾集團花費10億歐元(合10.5億美元)。
報道還稱,大眾旗下奧迪品牌將把集團自動駕駛軟件的領導權移交給大眾商用車公司。奧迪的Artemis項目旨在到2024年開發(fā)一款L4級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但由于大眾集團旗下軟件部門Cariad在開發(fā)新軟件方面的拖延,該項目進展甚微。新軟件戰(zhàn)略下,大眾商用車部門將是集團旗下首個使用Cariad自動駕駛軟件從而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品牌。奧迪仍計劃在2025年后推出自動駕駛汽車,但具體時間并未確定。
對此報道,大眾集團拒絕置評。

圖片來源:大眾
此前幾年,大眾集團的軟件計劃一直執(zhí)行不順,新軟件迭代計劃推遲,導致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品牌關鍵的新電動車型延遲發(fā)布,各品牌高管們對軟件開發(fā)的延遲也是非常沮喪。
去年11月,大眾軟件部門Cariad的首席執(zhí)行官DirkHilgenberg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公司將花費更多時間來構建新的軟件2.0平臺,但沒有提供具體的時間表。隨后,又有報道稱大眾計劃進一步開發(fā)1.2版本的軟件,而不是使用2.0軟件。知情人士稱,該版本軟件原定于2021年完成,但也遠遠落后于計劃。除此以外,大眾軟件部門Cariad還面臨過度支出的問題。
今年5月,大眾集團監(jiān)事會曾要求管理層為Cariad制定一份新的發(fā)展路線圖,并希望在夏季假期前出臺。不過,大眾前任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的卸任推遲了該計劃。7月份,Cariad負責人DirkHilgenberg表示,其部門將進行精簡,以加快軟件開發(fā)的步伐。
據(jù)《德國商報》報道,大眾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Blume希望首先確定該軟件將是什么樣子,然后再推出搭載該軟件的新車型。在新的軟件發(fā)展路線圖下,大眾集團的1.1和1.2軟件平臺將繼續(xù)開發(fā),1.2平臺將更名為“softwarePremium”,并準備好在2030年前為奧迪和保時捷使用,集團的大眾市場品牌則將使用1.1軟件平臺。
保時捷還將于2026年為大眾集團的高端品牌推出一款名為SSP61的全新汽車架構,它將為電動保時捷Panamera和奧迪代號為Landjet和Landyacht的新電動旗艦車型提供支持。保時捷定位于卡宴和Macan之上的續(xù)航能力最強的純電動SUV也將基于該架構打造。
另據(jù)消息人士稱,上述新車型將使用1.2軟件平臺,不具備脫手自動駕駛功能。大眾集團可能會在2028年后才會推出更先進的2.0版軟件系統(tǒng),大眾品牌的旗艦電動汽車Trinity就將安裝2.0版軟件,消息人士還稱,它很可能是一款跨界車,而不是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