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電電,像看油位、讀儀表、測溫度、聞毒氣、聽噪音、報天氣、做報表這些煩瑣枯燥的工作,我都可以代勞。您只要坐在辦公室點點鼠標、看看視頻就可以了。每隔兩個小時我都會檢查一圈,如果有什么問題,我會第一時間通知您的。”2022服貿會期間,位于首鋼園供應鏈與商務服務展館的中國中鐵展臺里,個子不大、本事不小的智能巡檢機器人“電電”圈了不少“粉”。

“電電”是中國中鐵的“非在編員工”,工牌是“變電所值班員”,不需要吃飯睡覺,是個名副其實的“小超人”。“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tǒng)可以通過自主或遙控的方式,配置智能巡檢機器人本體、本地監(jiān)控后臺、遠程集控后臺、機器人充電室、導航設施及其他輔助設施,可以勝任碎石路、石板路、雨雪、高寒等各種復雜使用環(huán)境。”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介紹,通過在自主移動平臺上搭載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像儀和聲音采集器等檢測設備,“電電”可以完成對室外高壓設備進行紅外溫度監(jiān)測和儀表油位的圖像識別等任務。能夠在無人值守的環(huán)境中,替代人工完成巡檢中遇到的繁、難、險和重復性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這款智能巡檢機器人目前已經在中國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等重點運營線路的變電所進行應用,全面提升鐵路運維智能化水平,節(jié)約人力成本的同時,還能大幅提高運維效率。
“電電”還有名“同事”——用于變電所室內場景的軌道巡檢機器人。和能夠自主移動的“電電”不同,這款機器人是個“掛軌”智能巡檢機器人:基于里程+二維碼導航技術和運動底盤,并集多種數智化技術為一體,能夠進行定時定路徑巡檢、高清可見光與紅外實時視頻監(jiān)控、紅外測溫與故障報警、特殊氣體檢測、聲音采集、巡檢報表分析與歷史數據分析等功能。
“它能夠以自主或遙控的方式,在無人值守的環(huán)境中替代人工執(zhí)行巡檢任務。可以作為可移動的感知執(zhí)行平臺,搭載多種傳感器,用于特定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和操作、行業(yè)業(yè)務處理等定制服務。”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兩款智能巡檢機器人身后,“貴能號”盾構機模型,也吸引了許多大人孩子前來圍觀。開挖直徑為6.03米、整機長度約78米、最小水平轉彎半徑僅為60米……一系列數字,體現(xiàn)出這款自主研發(fā)先進裝備的“硬實力”。這款設備已經應用于貴州省煤礦建設,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創(chuàng)新,解決了礦山隧道和煤礦巷道建設的施工難題。
記者了解到,這是中國中鐵第三次參加服貿會。本屆服貿會期間,中國中鐵擬簽約金額約15.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