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2月16日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公眾號發(fā)文,宣布“南極天目”時域天文望遠鏡陣原型機研制成功。

“南極天目”原型機在南極。(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南極天目”于2019年提出,計劃在南極地區(qū)布設由100臺小口徑大視場望遠鏡組成的光學望遠鏡陣。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單個望遠鏡的視場約100平方度,覆蓋地平高度30度以上的1萬平方度天區(qū),在每年極夜期間開展連續(xù)觀測,力爭在短時標時域天文學觀測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上海天文臺“南極天目”原型機負責人、正高級工程師周丹介紹,在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下,“南極天目”原型機于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期間運抵中山站。
考察隊員順利完成設備安裝調(diào)試后,于2023年2月20日開始觀測,至10月26日觀測結束,連續(xù)進行無故障觀測,在南極的極夜期間獲得大量觀測數(shù)據(jù)。

“南極天目”原型機在南極。(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上海天文臺團隊對觀測圖像進行深入分析,初步結果表明原型機曝光30秒的圖像中,亮于9等恒星的測光精度,可達到千分之一星等,這一測光精度達到“南極天目”時域天文望遠鏡陣的觀測要求,表明原型機在設計創(chuàng)新性、環(huán)境適應性、漂移掃描CCD技術應用性和運行可靠性等方面合理可行,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