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3月23日消息,美國宇航局于去年9月執(zhí)行DART任務(wù),在距離地球1130萬公里的太空中,操控一艘重量為544公斤的航天器,以每小時20921公里的速度迎面撞向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試圖改變它的速度。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在撞擊發(fā)生6個月之后,通過仔細觀察本次撞擊任務(wù)產(chǎn)生的碎片,并沒有發(fā)現(xiàn)“迪莫弗斯”存在水冰(water-ice)的任何證據(jù)。
研究人員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多單元光譜探測器(MUSE),觀測到“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與小行星碰撞后產(chǎn)生碎片云的詳細圖像。
小行星大多由巖石組成,通常在重力作用下松散地結(jié)合在一起,不過業(yè)內(nèi)學者認為部分小行星上會存在水冰。
愛丁堡大學的Cyrielle Opitom負責帶領(lǐng)團隊觀測這些碰撞碎片,在碰撞前后1個月時間里,并未在碎片中尋找到從水分子中分裂出來的氧氣。這表明“迪莫弗斯”是一顆非常干燥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