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O航天器拍攝的照片顯示,機器人祝融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一動不動地站在火星上,這可能是受到沙塵暴的影響。
2022年3月、2022年9月和2023年2月,NASA的MRO航天器從火星軌道拍攝的3張照片中的機器人祝融號(藍點)。
2022年5月,由于火星上的沙塵暴和嚴寒環(huán)境,中國太陽能漫游車祝融進入休眠狀態(tài)。中國科學家在1月份表示,該機器人現(xiàn)在應該已經康復,但尚未向地球發(fā)送通信信號。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新圖像顯示,至少從2022年9月初以來,祝融號一直保持靜止狀態(tài)。
負責MROHiRise相機的亞利桑那大學專家團隊于2月21日公布了祝融號的3張照片。在圖像中,這個機器人看起來像一個藍色的小點,在烏托邦平原周圍遍布沙丘和隕石坑的火星景觀中顯得格外醒目。
這3張照片分別由MRO于2022年3月11日、2022年9月8日和2023年2月7日拍攝。
祝融號于2021年5月15日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的廣闊平原上。該機器人是天問一號任務的一部分,包括一個著陸器和一個軌道器。這個6輪機器人重達240公斤,攜帶著6臺科學儀器,用于研究烏托邦平原地區(qū)的地質和氣候。憑借此次任務,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在火星上成功運行機器人的國家。
火星環(huán)境對機器人來說非常嚴酷,尤其是那些依賴太陽能的機器人。美國的InSight著陸器和NASA的機遇號機器人在太陽能電池板被灰塵覆蓋后都結束了任務。也許祝融號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盡管如此,這款機器人也完成了主要任務目標,遠超預期的三個月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