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停車確實可以算得上每個駕駛員的痛處。只要想想每次在停車場不停兜圈子找停車位的焦躁,沒有人會懷疑,自動泊車功能會是最貼合大部分用戶心意的服務(wù)。
據(jù)了解,近日,戴姆勒(奔馳母公司)和博世就在德國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推出了一個自動泊車的試點項目,通過一個名為“自動代客泊車”(Automated Valet Parking )的自動停車系統(tǒng),無需人為干預(yù),車輛就可以自動駛?cè)胲噹臁?/div>
這項功能的使用和車輛共享差不多,用戶通過手機(jī) APP 就可以進(jìn)行車輛管理。汽車從車庫自動駛達(dá)固定上車點,用戶在此直接上車接管就可以。之后,駕駛員再在特定停車點下車,由車輛自行駛回車庫。
這套系統(tǒng)不僅需要汽車具備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能力,還需在車庫安裝特定的傳感器。比如,博世提供的監(jiān)控其它車輛動態(tài)、提醒車輛注意潛在障礙物的傳感器。
雖然目前還只是演示階段,但戴姆勒公司希望 2018 年就可以向用戶提供這項服務(wù)。不過,到底是向所有用戶開放,還是只服務(wù)共享出行汽車還沒有定論,無論怎樣,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這項功能必須限定在配備特定傳感器的停車場。
戴姆勒表示,未來自動泊車服務(wù)可以通過提高效率為其帶來收益,這項服務(wù)也將使停車空間利用率提高 20%。因為不用開門,所以車輛之間可以停得更近一點。而通過線上管理,汽車不用再在停車場繞來繞去,可以直達(dá)停車點,也節(jié)省了燃料費用。
說起來,停車輔助并不算什么新鮮事,雷鋒網(wǎng)了解,奧迪早在 2013 年就做過自主泊車功能的演示,特斯拉的 Autopilot 也有自主停車功能(self-park),同樣也是通過 APP 操控。但是,戴姆勒和博世這次又將這項功能往前推動了一步。
今年 4 月初,戴姆勒和博世宣布合作研發(fā)共享出行的 L4 或 L5 級別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并將車輛落地時間定在了 2021 年。這套“自動代客泊車”服務(wù)也是由戴姆勒提供測試汽車和汽車技術(shù),博世則負(fù)責(zé)停車場智能基礎(chǔ)設(shè)施。
更多>相關(guān)資訊
0 條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