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狄鑫實習生張崤睛通訊員陳思
“希望你以后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奮發(fā)圖強,別忘記你的目標,這是一顆小小的種子,讓它生根發(fā)芽。”7月14日,武漢工程大學“紅齒輪”志愿科普行暑假社會實踐團結束江西都昌的科普志愿活動,大家發(fā)現(xiàn),有小朋友這樣寫下對自己的鼓勵。
“那一瞬間,我們覺得,我們做的科普很有價值。”實踐團成員馬雪姣說。
幾天前,武漢工程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團委指導老師萬浩天等人帶領“紅齒輪”志愿科普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7名學生到都昌縣開展為期4天的志愿活動。“小朋友們都喜歡機器人,機器人又是我們學院的特色,所以出發(fā)前半個月我們就開始認真準備視頻、講演PPT、機器人等。”機電工程學院20級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學生張余豪說。
7月7日,在為無人撫養(yǎng)的未成年人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輔導、權益保護、職業(yè)培訓服務的太陽村兒童救助中心,實踐團開課了。張余豪以NAO機器人、大疆S1機器人、操作機器人等為例,向孩子們講解機器人構造、應用等知識。這激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雖然他們很害羞,不怎么說話,但他們的眼睛閃閃發(fā)亮。”21級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yè)學生馬雪姣說。
為了炒熱氣氛,幫助孩子們深入了解機器人,實踐團辦起了RoboMaster機器人模擬對抗賽,8名被隨機挑選的小朋友各為紅藍陣營成員,親手操作機器人進行模擬對戰(zhàn)。很快,實踐團成員們就被孩子們團團圍住,大家紛紛提問:“它會做什么呢?”“它叫什么名字呀?”“我以后也想設計這樣的機器人!”
這樣的活動還被實踐團帶到了都昌縣陽峰中學。“孩子們的想法很厲害!有個學生知道平常機器人會用在哪些方面,對機械有濃厚興趣,說他未來想做一輛低空飛行汽車。”張余豪說。
“今后,我們將定期派出學生開展科普活動,為鄉(xiāng)村孩子帶來新事物、新知識。”萬浩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