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wǎng)2022年11月28日訊(深圳商報記者趙鴻飛通訊員華南深醫(yī))穿上精密的“機械腿”,和機器人“康復醫(yī)生”合體后,癱瘓患者懸浮在機器框架下進行“太空漫步”!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科幻電影里的情節(jié),已經(jīng)走進了現(xiàn)實!日前,下肢步行康復訓練機器人亮相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yī)院,這個太空漫步“康復黑科技”可以“快速”幫助癱瘓患者重新走起來!

2022年7月,19歲的小瑞(化名)因為騎車摔倒,意外導致下肢癱瘓。之后,小瑞一直定期接受下肢康復訓練,運動治療、理療、器械訓練、針灸……每天的治療從早上到下午。抬腿、抬腳、上肢支撐訓練、站立訓練、轉移訓練等等,每次治療下來,他總是滿頭大汗。
雖然一直積極配合治療,但是不能行走一直是小瑞心中的痛。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瑞到了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在康復醫(yī)生的建議下,小瑞接受了下肢步行康復訓練機器人康復訓練。

“這個機器人可以幫助不能走路的患者,模擬走路的姿勢,讓雙腿找到走路的感覺。除了鍛煉下肢肌力,還可以幫助患者重塑自信。”小瑞的物理治療師牛曉敏說。
據(jù)介紹,下肢步行康復訓練機器人能夠感知、辨別患者的細微動作,根據(jù)患者的主觀意圖,通過“支持”“帶動”作用,幫助患者進行符合人體正常生物力學上的起立、坐下、行走等動作,促進骨骼、血液循環(huán)、神經(jīng)、泌尿等系統(tǒng)的功能改善,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生理機能。
康復訓練中,小瑞體會到了久違的行走的感覺,而這種主動的“行走”,比被動的康復訓練療效更佳。“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感受過走路的感覺了!”小瑞至今還記得自己受傷后第一次“走”起來的情景。在下肢康復機器人的帶動下能擺動雙腿,“感覺自己能走路了,這和用其他器械做康復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