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離聯(lián)邦快遞在紐約推出機器人送貨員已經10個月了,現在打算讓機器人在紐約滿大街送貨時,紐約市長以安全為由要取締它了。其實這可能只是一個借口,更合理的解釋是機器人將取代紐約工人的工作崗位。
自從機器人的概念在電影中出現,越來越多種類的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機器人以它的可靠性正在不斷取代工人的工作崗位。將來人類將不可避免的來自更多的機器人競爭,這是一個現實而殘酷的問題。
電影里的情節(jié)正一步步逼近現實社會,現在機器人的種類還少,能做的事相對于人類還是不夠豐富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各類機器人將深入人類的生活,在融入生活的同時,也在擠占人類生存的空間,機器人取代工人勞作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人類的生活發(fā)生變化的同時,未來的工作機會也將越來越少,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如何去平衡機器人與人類的關系將成為政府部門將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紐約市長在最后選擇用工人而不用機器人,一方面是維護了工人的利益,也在為以后的遇到類似問題做了一個示范的作用,但這僅僅是開頭,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部門會不會改變最終的立場利用機器人去取代人類工作的機會將是一個問號。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隨著人類對利益最大化的追逐,機器人取代類人勞作似乎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因為人類的工作的范圍和能力是有限的,而機器人是無限的,一方面是利益的糾葛,一方面是人類利益維護,這些都是對傳統(tǒng)思維的最大沖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許機器人大規(guī)模替代人類工作將會實現,而人類的工作空間將被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