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第一套車管所查驗機器人在濟南投入使用,引發(fā)了轟動。人工智能在現實社會的推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生活日報記者獨家獲悉,在濟南銀通駕校,智能機器人近期已經被引入到科目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這意味著,濟南人今后到這個駕校學車時,教學員練車的可能不僅僅是教練,也有可能是會說話的智能機器人。

科目二訓練場內,教學員開車的是機器人教練
8月19日上午10點多,位于濟南奧體中心全運村附近BRT5終點站東臨的濟南銀通駕??颇慷悄苡柧殘鰞龋滉査苹?。幾名學員正駕駛著教練車,在場地內練習著倒車入庫項目。學員唐百峰坐在駕駛座上,略微緊張。這天,是他上車練習科目二倒車入庫項目的第三天,雖然動作略顯生疏,不過車感已經不錯。在他操作車輛起步倒車的時候,在主副駕駛之間的一個大屏幕,正全息影像的方式,播放著車輛此時所處的訓練場的空間方位。屏幕顯示,當前車輛在車庫外緩慢移動,距離車庫外邊越來越近。
“觀察右后視鏡,往右打滿……”大屏幕發(fā)出語音提醒,并同步在屏幕中間放大后視鏡,唐百峰立刻按照語音提示來操作。接下來,大屏幕繼續(xù)語音提醒如何駕駛車輛,并在屏幕上顯示車輛距離邊線的準確距離,實時發(fā)出糾錯提醒。屏幕顯示,大屏幕提示的測距精確到厘米級。
唐百峰駕駛的這輛車,有別于過去幾十年來國內常見的教練車,這是該駕校剛剛上線不久的智能機器人教練車,也是首次在濟南亮相的機器人教練車,在銀通駕校奧體校區(qū)共有5輛投入運行。上線近4個月來,該駕校先后有400多名學員嘗鮮。

雙GPS、人機交互大屏,教練車上裝備新科技
所謂的智能機器人教練,并非長得像人一樣有2個胳膊2個腿,而是一套集成了高科技元素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該機器人將人工智能嵌入到教練車,以GPS技術、探測器為基礎,通過加載的中央處理器和顯示屏,讓人工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與教練車融為一體,從而實現科目二教學。這個機器人可以精準探測學員的動作、教練車的運動軌跡,并實時通過語音模塊告知學員,幫助學員認知和糾正操作車輛中的錯誤動作。
具體來說,學員上車之后,點擊操作安裝在主副駕駛座之間的大屏幕后,便進入到人機交互界面。此時,機器人系統(tǒng)會檢測到車輛所處的方位,并啟動檢測程序,如果學員沒有系安全帶,或者車門沒有關好,則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在確保符合安全規(guī)程的情況下,機器人語音模塊開始講授動作要點、下達操作指令,引導學員駕車。在此過程中,學員有任何操作錯誤,機器人都會發(fā)出語音提示,并在屏幕上以畫面精確展示,并告訴學員應該這么做,從而讓學員準確知道自己的不足。
機器人教練的場景有2個模式,學員可以選擇教學模式,也可以選擇考試模式。不管哪個模式,機器人教練都已經事先將該科目二場地的地圖實景嵌入,教練車移動到訓練場地的任何位置,機器人都能精準判斷方位。
“你看車頂這個黃帽子,其實是2套GPS裝置,精準定位主要靠它們。”該駕校智能機器人技術負責人張國霖指著車頂告訴記者。隨后,他還打開后備箱,展示了藏在后備箱里的中央處理器。

安裝前后雙探測器,保證車輛訓練過程的安全
“機器人教練又沒有腳,如果我們練車時遇到緊急情況,誰來踩剎車呢?”在駕校剛剛上馬這個“新鮮玩意”的時候,有學員提出疑問。
據張國霖介紹,為了確保安全,智能機器人教練在車頭、車尾處分別安裝了雷達探測器,當探測距離觸及到50厘米紅線的時候,系統(tǒng)會采取緊急措施,避免發(fā)生碰撞。“這有點類似于咱們私家車上的倒車雷達,只不過倒車雷達只是提醒,而機器人教練是要立刻采取防撞措施的。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張國霖說。

記者采訪中看到,在濟南銀通駕校奧體校區(qū)訓練場上,除了安裝有智能機器人教練的教練車外,還有幾輛普通教練車。與傳統(tǒng)教練車相比,新式教練車在車內依然保留了副駕駛的剎車裝置。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新學員一開始上車的時候,教練依然坐在副駕駛座位置,親自給學員講授車輛操作動作要領。智能機器人教練,是作為技術輔助力量,參與到科目二教學過程中的。
按照設計,等將來智能機器人教練不斷優(yōu)化升級之后,科目二訓練環(huán)節(jié)將逐漸減少人的因素的干預,機器人教練將承擔越來越多的教學任務。

相關新聞:地圖實景嵌入,模擬器上也能仿真練車
在該駕校采訪時,記者還注意到多臺類似于汽車主駕駛場景的機器,據介紹,這是科目二模擬器。該模擬器經過升級換代,現在正在用的是第二代產品,開發(fā)人員已經將該駕校奧體校區(qū)訓練場的實景地圖,以及濟南城西科目二考場的實景地圖,寫入到模擬器操作系統(tǒng),學員操作時,可以完全實景模擬訓練和考試環(huán)境。
初級學員可以通過模擬器,熟悉車輛的構造,比如擋位、離合、剎車、方向盤等,并在模擬器文字和語音引導下,完成從上車系安全帶到打火、掛擋、倒車入庫、直角轉彎、S線、側方位停車、半坡起步等科目二的具體訓練項目。
據介紹,該駕校的教學科目二環(huán)節(jié)中,要求模擬器練習課時16個課時。從近幾個月的現實訓練來看,從模擬器戴上耳機仿真訓練后,再上車實際操作五六個課時,就可以在科目二各個項目跑圈,達到或者接近應試能力。
“這不就是個游戲機嗎?這能學車嗎?”對于模擬器,有的學員家長認為,這跟游戲廳里的游戲機一樣,屬于“玩物喪志”的物價。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模擬器集合了駕考所有考點,對于初學者而言,可以最快時間上手。作為一個有著八年駕齡的司機,記者在模擬器上實際操作了一番,發(fā)現該模擬器駕駛仿真度比較高,完全一比一模擬了科目二駕駛實際操作全流程,特別是在駕駛車輛練習倒車入庫時,跟該駕校的奧體訓練場相比,確有身臨其境之感。

追問:為何要引進智能機器人教練?
在駕考科目二環(huán)節(jié)中引進智能機器人教練,濟南銀通駕校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駕校。為何要在科目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進機器人教練,并推廣模擬器呢?駕校負責人李東偉告訴記者,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正在改變甚至是顛覆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行業(yè),在駕校培訓環(huán)節(jié)引進新技術,首先是基于節(jié)能減排的考慮,可以讓學員更快更有效率的掌握駕駛技能;其次,機器人和模擬器的使用,可以實現教學過程中“一把尺子”教學,機器跟人不同,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標準來教學,教學十分精準,甚至要求十分嚴苛,而且不會因為態(tài)度問題產生教練與學員之間的溝通障礙。
據悉,從最近三年濟南市車管所公布的濟南各個駕??荚嚦煽儊砜?,濟南銀通駕校持續(xù)穩(wěn)居前幾名。從最近幾個月機器人教練和模擬器推廣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效果也不錯。駕校方面表示,該駕校在濟南目前布局有多個校區(qū),試點成熟后將逐步推廣。
首席記者 吳永功 實習生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