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zmo 是一個新型機器人玩具。它看起來像個小叉車,但是,通過配置的小屏幕,它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例如,它會主動要求與你玩游戲,如果被拒絕,它就會表現(xiàn)出悲傷。這個有情感的小機器人來自舊金山初創(chuàng)公司Anki。
Anki 公司的CEO Hanns Tappeiner 想把科幻電影里的機器人(《星球大戰(zhàn)》里的R2-D2、Wall-E 等)帶到現(xiàn)實世界。“我們看了許多電影。顯然,人們很容易與電影里的機器人建立感情聯(lián)系,” Tappeiner 對衛(wèi)報網站說,“它們與大學里常見的功能型機器人非常不同。”
于是,Tappeiner 的團隊與皮克斯、夢工廠和盧卡斯影業(yè)展開了合作,試圖制造一種有情感的機器人。“在過去幾年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基本的道理,在科技方面,性格與個性將會成為真正重要的事情,而我們99% 的努力都用到了這個方面。”
Cozmo 代表了機器人發(fā)展的一個方向。但是,對于此類情感機器人,布里斯托機器人實驗室的教授Alan Winfield 表示了擔憂。6 年前,Winfield 曾幫助ESPRC (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起草了機器人學的五條原則。“其中一條原則是,從設計之初,機器人就不能欺騙人。換句話說,它們應明確表明自己的機器本質。我們擔心的是,那些易受傷害的人——兒童、殘疾人、老人等——相信機器人真的關心自己。”
不過,他并不反對機器人同伴的概念。“我覺得,機器人寵物已被證明有一定的醫(yī)療作用。雖然如此,在賦予機器人情感方面,我們必須警惕由此導致的心理問題。”
教育專家Liat Hughes Joshi 同意Winfield 的觀念。他認為,這類機器人就像是兒童幻想中的伙伴。“適度的話,這可以是非常健康的,但是,一旦它開始干擾到現(xiàn)實世界的關系,我們就有必要擔憂了。孩子們需要與真實的人交流,學到同情心,掌握非語言溝通。在很長時間里,機器人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而且,即使機器人擁有更高智能,Joshi 也不愿意讓它們出現(xiàn)在家里。“我覺得,我無法信任它在孩子身邊,” 她說,“它是否會出故障?是否會說出臟話?我或許有些過于謹慎,但是,機器人不能處于’非監(jiān)控’狀態(tài)下。而且,正如我之前說的,我不希望AI 替代人類。那種狀況會讓人感覺有點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