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川劇的變臉大師,揭開重重面具后露出廬山真面目,攪動圍棋界的神秘人物“大師”(Master),在豪取60連勝之后不出意外地現(xiàn)了原形。“大師”,就是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調侃終于在“阿爾法狗”身上成了真。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它還力擒中韓頂尖棋手,隨即全身而退。
士別三日,“阿爾法圍棋”的棋力有何長進?新一屆的人機大戰(zhàn)是否箭在弦上?誰能再從“阿爾法圍棋”身上取得一勝?2017年才剛剛開始,人機大戰(zhàn)的硝煙已經彌漫。
6天豪取60連勝
“阿爾法狗”化身“大師” 人機大戰(zhàn)第二季箭在弦上?
去年12月29日,“大師”登陸圍棋網(wǎng)絡對戰(zhàn)平臺弈城。這名所在地顯示為韓國的神秘棋手,只下30秒一手的快棋。剛開始,“大師”先聲奪人,戰(zhàn)勝謝爾豪四段、孟泰齡六段、於之瑩五段等棋手,引起關注。第二天,不知疲倦的“大師”又先后斬落韓國第一樸廷桓九段、中國名人戰(zhàn)冠軍連笑七段、疑似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棋壇嘩然。
隨后,新科百靈杯冠軍陳耀燁九段、范廷鈺九段、羋昱廷九段、唐韋星九段全部在與“大師”的對弈中敗下陣來。人們此時已經認定,“大師”不是人類,而是人工智能,關于“大師”是否就是“阿爾法圍棋”的猜測甚囂塵上。

新年過后,“大師”轉戰(zhàn)野狐圍棋平臺,繼續(xù)其連勝步伐。它戰(zhàn)勝了網(wǎng)名為“潛伏”的柯潔,迎來了50連勝。隨后,在第52戰(zhàn)中,因陳耀燁戲劇性地中途掉線,被系統(tǒng)判定和棋。網(wǎng)友戲稱,只有掉線和拔電源能克制住人工智能了。
1月4日,64歲的“棋圣”聶衛(wèi)平披掛上陣,最終以7目半的劣勢落敗。為了表達對聶老的尊重,“大師”特意把比賽用時調整為每方1分鐘一手。比賽結束后,“大師”又以繁體字留言“謝謝聶老師”,盡顯大師風度。
當晚,“大師”迎來了第60局的對手古力九段。不過,人類的逆轉好戲沒有上演。以60連勝傳奇震驚世界的“大師”也終于揭開了面紗:為“大師”執(zhí)子的,正是谷歌“阿爾法圍棋”團隊的臺灣工程師黃士杰博士。至此,“阿爾法圍棋”在與人類交手中,僅僅品嘗過一場敗績。即去年3月首次人機大戰(zhàn)中,負于李世石的一局。
顛覆判斷追尋真理
在很多圍棋高手看來,不管快棋慢棋,“阿爾法圍棋”的棋力已經到了十分強大的地步。
唐韋星形容,阿爾法圍棋“一把木劍敗盡天下高手”。“棋手們都是劍法大師,各種精妙劍法層出不窮。而狗狗(’阿爾法圍棋’)似乎直指劍道,出招都是最樸實的刺、挑、劈,將你的招數(shù)破解。”
羅洗河認為,“大師”下的是最簡單明了的棋,人工智能的強勢體現(xiàn)在對均衡感的把握和表面棋形的處理。“開局力求簡明,規(guī)避大型復雜定式,然后在均衡感上逐步占優(yōu),往往中盤就已建立了較大優(yōu)勢。”
聶衛(wèi)平則評價,“大師”技術全面,從來不犯錯,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人類要打敗它,必須在前半盤領先,然后中盤和官子階段也不容出錯。不過,“老聶”也同時指出,雖然“大師”很厲害,但對戰(zhàn)人類高手百戰(zhàn)百勝就有點夸張了,有些棋局的對手“簡直就是被它嚇死的”。
對圍棋這項技藝而言,“阿爾法圍棋”的存在與成長,或許更能夠激發(fā)人類棋手找尋圍棋真理的艱辛探索。
“阿爾法的出現(xiàn)已經徹底顛覆了我們棋手對局勢原有的掌控、判斷。”古力說,“我深深地感受到圍棋的神秘,似乎‘大師’給我們打開一道圍棋的神秘之門。不論勝負,人類與人工智能共同探索圍棋世界的大幕即將拉開,新一次的圍棋革命正在進行著。”
提前得知“大師”真實身份的柯潔,更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與悲涼。“人類數(shù)千年的實戰(zhàn)演練進化,計算機卻告訴我們人類全是錯的。我覺得,甚至沒有一個人沾到圍棋真理的邊。但我想說,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棋手將結合計算機,邁進全新的領域、達到全新的境界。新的風暴即將來襲,我將盡我所有的智慧終極一戰(zhàn)!”
最新計劃萬眾矚目
此次“阿爾法圍棋”的亮相,如龍卷風一般席卷而來,讓外界更加期待第二場“人機大戰(zhàn)”對決。去年,韓國棋手李世石與“阿爾法圍棋”的首戰(zhàn),吸引了全球目光,讓人們看到了圍棋與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
在60連勝后發(fā)表的聲明中,谷歌表示,這幾天的對局其實是針對改進后的“阿爾法圍棋”的一次非正式測試,并將在不久的將來宣布最新計劃。這一最新計劃也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去年,曾有傳言稱柯潔將與“阿爾法圍棋”上演第二場人機大戰(zhàn),不過隨后雙方均否認了該消息。可以想見,如果今年的人機大戰(zhàn)能夠放在中國舉行,再加上中國棋手出戰(zhàn),其關注度和影響力可以達到怎樣的程度。
不過,未來亮相的“阿爾法圍棋”恐怕將具備更恐怖的實力。通過左右互搏和大量的棋局學習,程序本身會不斷提升棋力,逼近“棋盤真理”。
專家認為,雖然“阿爾法圍棋”的勝利早就在預料之中,但就此判斷人工智能全面戰(zhàn)勝人類思維還為時過早。圍棋是“完備信息”問題,決策時所有信息均為可見,對有規(guī)則可循的運算,機器快于人類很正常。人類能在有未知因素的情況下做決策,在不確定中推理,這個能力在“阿爾法圍棋”身上還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來。
“這是人類理性的勝利,不是機器的勝利。”百度研究院原副院長、地平線機器人首席執(zhí)行官余凱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