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技術(shù)問題,是邏輯問題。

隨著master連勝紀錄不斷刷新,對于人工智能的疑慮也在不斷發(fā)酵。目前存在兩類顯著的觀點:
1、樂觀派:樂觀派有其現(xiàn)實的邏輯依據(jù)。首先,人工智能是人創(chuàng)造的,人還是AI的主人。其次,我們和自己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比賽,本身就是錯誤,我們不可能和汽車比跑步;不可能和起重機比臂力;不可能和輪船比游泳。所以,master戰(zhàn)勝圍棋高手沒有意義。

2、謹慎派:人工智能不斷演變,天網(wǎng)誕生,需要提前考慮機器人三原則。隨著人工智能智力提升,一方面會擠壓我們工作崗位,以前是富士康機器人替代流水線工人,未來是算法替代了作者、編輯、律師;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能會具備思考能力,開始嘗試脫離人類的控制,進而給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
兩種觀點都沒有錯。
老糊這邊還有第三種邏輯,就是人和機器會融合到一起。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機器也是一個物種,也具有演化能力,只是演化過程中,人類參與其演化過程。隨著人與機器的同步演化,兩個物種會逐漸融合到一起,到時候就不存在是人控制AI,還是AI控制人。那個時候的人類不再是人類,而是全新的物種--新人類。
新人類社會的產(chǎn)生,直接摧毀現(xiàn)有的道德邏輯。因為生老病死、夫妻孕育后代的觀念有可能無法適應新人類的發(fā)展,勢必會誕生完全不同的道德與法律體系。人生病了可以更換器官,甚至人和機械會高度整合,人的思想可能可以復制,可以快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