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礦工是世界上最辛苦、最危險的工作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包括坍塌、爆炸在內(nèi)的各類礦難無時無刻都在威脅著廣大礦工的生命安全。與危險相伴的,還有礦井下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炎熱、潮濕,而且含氧量很低。但悲劇的是,因為地表的礦產(chǎn)資源已經(jīng)被人類消耗殆盡,所以礦井就需要挖得越來越深,其中最深的礦井已經(jīng)到達地下四千米!相當于十幢帝國大廈!



由于采礦工作的危險系數(shù)不斷攀升,采礦機器人便應運而生了。日前,來自德國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TU Freiberg)的 Mining-ROX 項目研發(fā)了一款叫作 Julilus 的機器人,它不但可以為整個采礦過程省下一大筆錢,還可以提升采礦的安全系數(shù)。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 Mining-ROX,一探究竟。
Mining-ROX 到底是什么?
Mining-ROX 是由TU Freiberg主導的研發(fā)項目。而TU Freiberg 是全歐洲唯一一個開展此類研究,并且擁有教學礦井的高校。這個研發(fā)團隊希望利用自動化機器人去采礦,從而避免礦工繼續(xù)從事危險的工作。另外,采礦機器人也可以參與礦難救援。

這個項目其實是 Robots in Saxony(ROX) 的一部分—— ROX 是德國多所高校的合作項目,旨在將自動服務(wù)機器人應用于非結(jié)構(gòu)化的環(huán)境中。而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的兄弟項目 Teaching Robots in Saxony(T-ROX)在今年以 Team WEIR 的身份進入了 kuka Innovation Award at Hannover Messe 的決賽。
目前,Mining-ROX 項目擁有兩個機器人:Alexander 和 Julius(都是以德國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兩個機器人吧!
Alexander 是一個四輪驅(qū)動電動移動平臺,它利用了 ROS Indigo 系統(tǒng)。這個平臺是基于 ClearPath robotics Husky 打造的。它有兩個激光掃描器,一個照明系統(tǒng),以太網(wǎng)攝像機和 RGB-D 攝像機。

Julius 也是一個四輪驅(qū)動電動移動平臺,但它是基于 Innok 機械車打造的。它也用了ROS Indigo系統(tǒng),但是感應器比 Alexander 少。它還擁有一個 UR5 操控器和 Robotiq 三指抓握器。
Mining-ROX 項目的第三個機器人叫 Elisabeth,目前還處于研發(fā)中。
接下來,筆者針對“在未來的采礦業(yè)中,機器人有多重要”這個問題,采訪了來自 TU Freiberg 的 Bernhard Jung 教授。
Robotiq:您為什么認為像 Julius 這樣的自動化機器人對未來的采礦業(yè)而言非常重要?
Bernhard Jung 教授:你懂的,礦下的工作環(huán)境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隨著礦井越挖越深,井內(nèi)將會變得非常炎熱,而通風系統(tǒng)和空調(diào)的建設(shè)造價昂貴。這種時候,就需要機器人登場,它們可以去到那些環(huán)境特別艱苦以及缺少“老司機”礦工的地方。實際上,只要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就會知道在未來,礦工會越來越少。
Robotiq:目前,您使用 Julilus 在哪些場景中進行勘探了呢?
Bernhard Jung 教授:Julius 的一個作用是在勘探過程中扮演人類的小助手。它可以陪同一個調(diào)查員下井,搬一些重物,同時收集感應到的數(shù)據(jù)。另外,它可以手握并且操作一些測量設(shè)備——這些設(shè)備如果是由調(diào)查員一直拿著的話,一定會筋疲力盡。
另外,Julius 還可以在危險系數(shù)很高的礦井下進行勘探,包括哪些礦難發(fā)生地、廢棄礦井或者是完全無人的礦井。
Robotiq:目前,您有兩款研究型機器人。它們二者肩負的研究目標有什么不同呢?
Bernhard Jung 教授:我們希望用 Julius 在礦井中扮演移動控制器的角色。它可以收集感應數(shù)據(jù),而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視覺定位功能進行自動歸類。同時,它可以操作那些為人類而設(shè)的手持設(shè)備。在勘探環(huán)境下,Julius 可以被人類遠程遙控。另外,這些機器人需要和基站之間建立通訊聯(lián)系——這是靠貫穿礦井下的 WLAN 站實現(xiàn)的。
而 Alexander 是我們用于井下 3D 測繪的另一個移動機器人。它帶有幾個攝像機和激光雷達傳感器。
Robotiq:為什么您為 Julius 的控制器選擇了 Robotiq 三指抓握器 ?
Bernhard Jung 教授:我們想要尋找多功能,并且可以抓住形狀各異的物體的抓握器。但是因為囊中羞澀,所以我們的備選范圍真的很小。這款機器人如果需要抓住人類使用的掃描設(shè)備(比如用于現(xiàn)場材料分析的 XRF-scanner),就需要擁有像手一樣的抓握器,所以這款三指抓握器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了。另外,在地下采礦環(huán)境中,它還需要避免酸水腐蝕。幸運的是,Robotiq 自帶一副防酸手套。
Robotiq:您使用了 ROS Indigo 系統(tǒng)來控制 Julius,那么 ROS 的兼容性會影響你對抓握器的選擇嗎?
Bernhard Jung 教授:ROS 的兼容性非常重要。我們所有的控制軟件都基于 ROS 系統(tǒng):移動機器人平臺,UR5 機械臂以及抓握器。沒有了 ROS 的支持,我們就不會選擇 Robotiq 抓握器了。
Robotiq:UR5 的協(xié)作性對采礦機器人而言很重要嗎?
Bernhard Jung 教授: UR5 的輕量級設(shè)計對有效載荷以及電量都十分有限的移動機器人而言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保證安全。UR5 的安全系統(tǒng)已經(jīng)通過 T?V 的認證,所以我們才在 Julius 機器人中使用它。
Robotiq:Mining-RO 和 Julius 機器人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
Bernhard Jung 教授:我們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Julius 下一步的計劃是,在一個廢棄礦井內(nèi)建立無線通訊網(wǎng)絡(luò)。而就 Mining-ROX 項目而言,我們的目標是腦洞大開,看看移動機器人掃描的 3D 礦井模型還可以有什么用途——比如給礦工和救援團隊定制 VR 訓練模擬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