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機器人替代部分人類勞動,這樣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特別在制造業(yè),用機器人替代人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而如今,機器人不僅在工業(yè)上展現身手“稱霸”,還開始派兵“進駐”餐飲行業(yè)。
眼下,智能服務機器人迎來蓬勃發(fā)展,在服務機器人中出現一匹“黑馬”,就是餐廳機器人,餐廳機器人中不僅有送餐機器人還有炒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與餐廳的融合,讓餐飲行業(yè)另辟新徑。于是從今年我們開始看到一些全國各地開設機器人餐廳的新聞活躍在各大媒體網站上。
據內參統(tǒng)計,自2015年1月以來,大陸地區(qū)已經超過15個城市出現了“機器人餐廳”。其中,5月和6月,就先后有10個城市出現“機器人餐廳”。從科技角度上看,餐廳機器人的出現,不僅證明技術的創(chuàng)新,而且填補了招工難和提升服務質量。但從另一方面上來說,是不是機器人一旦替代人類的工作就會取代人類的位置呢?

現階段餐廳機器人還存在很大不足
為什么說餐廳機器人應用范圍并不廣泛,對此,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這樣解釋到服務機器人招手攬客、送餐服務、按照既定軌道行進,那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技術根本不是難題,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確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眾所周知產品的實用性才是檢驗產品的唯一途徑。餐廳機器人最大的功能就是要代替服務員完成餐廳的工作,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餐廳機器人都是通過軌跡或傳感帶來行走,這種模式會大大的提高送餐機器人的效率,但是這其中卻有一個最麻煩的問題,當餐廳人流量大時,餐廳機器人在行走過程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站在它的前面,它就繞不過去了。
“送餐機器人最主要的需求點就是能夠替代人,但是目前在市場上所有能看到的送餐機器人,包括我們自己生產的送餐機器人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替代人,只有產品的實用性真正得到解決,大家才會認可。”
這是整個餐廳機器人行業(yè)都面臨的現象。
當然,若是餐廳機器人只有這么一個問題也就好辦了,不幸的是,餐廳機器人面臨的挑戰(zhàn)比怎么解決產品難點這個要恐怖多了。
就像上文所說的,對于生產餐廳機器人而言,在市面上整合一臺餐廳機器人沒有難度,因此也導致市面上大部分送餐機器人功能相似,外形相似,而市面上送餐機器人最大的相似點就是,都是按磁條送餐,而且沒有互動性,送餐機器人就是簡單的走過去,走回來。
除了產品功能上的缺陷,制約餐廳機器人發(fā)展的最大原因就是單價太貴了,目前市面上的送餐機器人的零售價格都在5萬元左右,而開設一家機器人餐廳至少也需要三臺送餐機器人,機器人的費用加上鋪設磁軌的費用將近16萬元左右,當然如何與廠家采取另外一些合作方式,這個成本是可以降低的,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餐廳而言,這筆金額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雖然目前餐廳機器人形勢一片大好,但業(yè)內專家依然認為價格太貴是送餐機器人普及化的“攔路虎”,降低成本則成為大勢所趨。當未來有一天餐廳機器人的價格可以從6萬元降到6千元,那個時候就會使送餐機器人真正實現大批量量產,才能使送餐機器人得到真正的普及。
未來餐廳機器人將有所區(qū)分
在餐廳機器人領域,未來智能送餐機器人集成了移動機器人、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導航和多模態(tài)人機交互等技術,“原來餐廳機器人需要在軌道上跑,而現在每個機器人頭上有個激光裝置,一直在高速旋轉。場地四周高處都有反光的感應器,靠這個裝置,餐廳機器人可以定義自己所在的位置。這樣,地面上即便沒有軌道,餐廳機器人也知道該怎么走、怎么做,而定位的準確性可以精確到毫米。”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市面上除了新松生產的餐廳機器人相對較好以外,其它企業(yè)研發(fā)的送餐機器人都差不多。而對于餐廳機器人而言最重要的技術就是定位導航系統(tǒng),各家企業(yè)也都在往這方面進行研發(fā)。
餐廳機器人的前景廣闊
雖然餐廳機器人還存在不足,離大眾化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這依然不妨礙,大家對它市場前景的看好。
對于餐飲行業(yè)而言,最為吸引人們眼球的就是餐飲機器人。除了外觀上呆萌的形象,不僅替代服務員為顧客上菜,而且還博得顧客的歡顏,帶來歡笑。餐飲機器人無疑是引導這個行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
據業(yè)內專家預測,中國在2015年前后將會進入一個拐點,其中最顯著的影響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會使自動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對于工業(yè)自動化的需求,會在今后幾年大規(guī)模的增長,這種增長,其中就包括了機器人。機器人的存在不僅限于在工業(yè)產業(yè),隨著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它覆蓋的領域就有汽車、電子、服務等行業(yè),已經是非常廣泛了。
而如今單獨來看餐飲行業(yè),這個行業(yè)也是競爭非常激烈,企業(yè)管理者一方面要保證食品安全且能抓住消費者的味蕾,另一方面還要降低餐館運營成本。但是這之間的平衡是很難把控的。
國內一直都存在食品安全的隱患,要完全去鏟除這些隱患目前是不可能的。加上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漸失,不僅餐飲行業(yè)面臨著人工成本增長和勞動力缺失的風險,很多行業(yè)也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但在新的市場經濟和趨勢下,機器人的研發(fā),讓機器人更好的融合相對應產業(yè),像餐廳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機器人與餐廳的有機結合,為餐飲行業(yè)開拓了一個新的突破口。未來餐廳機器人一定是一個朝陽行業(yè),未來的餐廳機器人也肯定是基于“更好的為人服務”這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