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廳點一份餐,過了一會兒,一個機器人緩緩走來,用電子混合音說:“您好,您點的餐到了,請拿好!”這種就餐體驗是不是很新奇?昨天,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yè)協會請到一家機器人公司,向協會會員展示餐飲服務機器人?;蛟S不久之后,在杭州下館子你會經常碰到這樣的機器人。

今年你將在杭州餐廳看到這種機器人
能自動避讓的送餐機器人
此次展示的機器人為兩款第四代送餐機器人,一款名為女神,身高1.64米,長相女性化,脖子上系著紅絲巾;另一款名為蘿莉,身高1.23米,外觀像兒童。設計制造這兩款機器人的昆山穿山甲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付賀介紹:“顧客坐著吃飯時,蘿莉的身高合適顧客直接拿餐,外形很受小孩子喜歡。女神則更符合成人的審美。”
兩款送餐機器人的功能一致,可以進行180度原地轉身,托盤可負重15公斤,遇到前面有人擋住路還會說:“顧客,您好,您擋住我的行走路線了,請您讓一下。”這個避讓技術,第四代比第三代送餐機器人有了很大的升級。之前的機器人主要依靠紅外線壁障傳感器,依靠光感應識別道路,使用時會出現問題。張付賀說:“第四代用的是磁感應系統(tǒng),沿著磁條軌道行走,當前面有障礙物時,能進行7次避讓。”
該公司最早一個機器人有多個功能,但功能太多導致機器不穩(wěn)定。后來就按照功能,研發(fā)出送餐、迎賓、炒菜、娛樂、智能交互等類型的機器人。
長期使用機器人比人工節(jié)省成本
送餐機器人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服務員先在點單系統(tǒng)上輸入桌位號,通過系統(tǒng)傳到廚房電腦終端,廚師將配好的菜品放在機器人手上的托盤,廚師將顧客的座位號輸入到機器人系統(tǒng)后,機器人就會沿著地板設定好的磁感應帶,慢慢滑行到顧客身邊。
展示過程中,不少協會會員對餐飲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目前在投資餐廳,想引進炒菜機器人,餐廳里一些簡單的菜以后就讓機器人炒,控制人工成本。”杭州紹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最近到上海、深圳對餐飲機器人考察,主要還是考慮成本問題。
張付賀給大家算了一筆賬。一個普通服務員月平均工資3600元,加上住宿、餐補、獎金、節(jié)假日福利等費用,一年的成本約為6萬元。一臺餐飲機器人的成本是6.5萬元,相當于一個普通服務員一年的費用,但機器人后續(xù)維護成本很低,并且可以使用5-8年。長期使用下來,機器人的成本優(yōu)勢比較明顯。
張付賀說,去年他們的餐飲機器人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50個城市,300多家餐廳,但杭州引進餐飲機器人的餐廳屈指可數。
2014年11月,浙江工商大學食堂花6500元購置了一臺刀削面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能以每分鐘150次的頻率從面團削出一根根長18厘米、厚12毫米到14毫米的細長面條,并且準確無誤地飛進面前翻滾的開水鍋里。(詳見本報2014年11月28日A09版報道)
2015年2月,濱江江漢路一家叫“圣嘩園”的飯店,花14萬元引進了一對送餐機器人。機器人主要靠內置的蓄電池工作,每個蓄電池可使用五六年,每天可工作10小時左右。(詳見本報2015年2月3日A05版報道)
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yè)協會秘書長葉馳表示:“從餐飲業(yè)的發(fā)展來看,機器人是一種新的趨勢,現在人工成本高,餐飲企業(yè)都想節(jié)約成本。不過機器人的技術到底怎么樣很關鍵,目前來看機器人似乎更適合快餐類、自助餐類餐廳,還實現不了個性化服務。不過相信未來技術會越來越好,杭州很多餐飲企業(yè)也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