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仿真機器人逼真的震撼,也沒有陪護類機器人對情感的敏銳捕捉,如今出現(xiàn)教育市場的海量機器人更多被視作類似玩具的存在。
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自由組合搭建或者利用簡單的編程讓機器人做出前進后退等簡單動作,看起來的確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但相比定價高昂的高端機器人,教育類機器人最大的優(yōu)勢是他們已經(jīng)成功走出了實驗室,被不少兒童喜愛而且經(jīng)常握在手里。
機器人當編程老師
編程機器人Play-i曾經(jīng)讓不少人眼前一亮,特別是大批程序員們。
這家總部位于加州的初創(chuàng)公司推出了一個由三個圓球組成的機器人,頂上的那個圓球有一只大大的眼睛,兩邊的圓球底部則裝有兩個輪子,幫助它前進。
除了有偏可愛風的外型,Play-i還能幫助5歲以上的小朋友學習編程語言。

配合一個iPad,小朋友可以運用可視化界面進行命令編寫,給Play-i下達各個指令,比如操控前進方向、檢測前方物體,甚至完成跳舞等復雜動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可以非常直觀而又輕松地學會和實踐編程。
然而,這樣的教育機器人在侯景剛看來還不夠特別。
曾出任新東方泡泡英語的第一任市場主管,后在安博教育擔任A+學堂合作運營中心總監(jiān)的侯景剛?cè)缃竦纳矸菔莾和瘷C器人培訓機構(gòu)樂博樂博的創(chuàng)始人。
2009年,樂博樂博將Roborobo引入中國。作為韓國最大的教育機器人提供商,Roborobo有點類似樂高機器人,只不過產(chǎn)品會多一個“讀卡器”,通過這一硬件,低齡兒童也可以完成搭建和編程的學習。
公開資料顯示,樂博樂博的機器人課程分為初級課程(積木機器人)、中級課程(單片機機器人)和高級課程(人型機器人)。以初級課程為例,每次課中,老師會針對不同的場景講述生活常識,并同時指導學生完成機器人的搭建和編程過程。搭建過程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編程過程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電風扇機器人的授課中,老師會在課堂上和學員共同學習電風扇的組件和運作原理,并在其后的搭建和編程過程中交給孩子如何控制電風扇的轉(zhuǎn)速、如何用電源控制電風扇的運行。”侯景剛解釋道。
事實上,針對兒童的教育類機器人的玩法基本上是設計、組裝、搭建和編程四個過程。其中,核心是編程,第二位手工。而刷卡編程的意思是把程序植入到卡片上,然后一刷卡片就把程序植入到CPU里了。
但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編程方式,一般情況下,4~5歲的孩子只要刷一張卡,所有程序就編好了;對于6~8歲的孩子編程的時候需要刷幾張卡才能編程;對于8~10歲以上的孩子,就需要到電腦上去用圖形化編輯界面去編程。
“如今整體教育市場的機器人更多是一個類似教具的存在。線下的教育培訓機構(gòu)利用機器人可以來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侯景剛這樣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
在侯景剛看來,其實機器人本質(zhì)是學編程的,通過機器人這個載體讓孩子更簡單,更直接,更明了的去學習編程。
被擋在校門之外
2014年樂博樂博完成了由真格基金投資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一年后,又獲得了新東方投資的1000萬美元量級投資。

和資本熱度對應的是機器人教育培訓市場參與者的明顯增加。
據(jù)了解,創(chuàng)立之時,樂博樂博是整個大廈唯一一家機器人教育機構(gòu),如今,3公里范圍內(nèi)的機器人教育學校已經(jīng)有10多家。
只不過,家長對于讓孩子參與機器人培訓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市場盤子的大小。
“相比英語、數(shù)學等強需求的應試教育培訓,機器人培訓屬于弱需求,沒有太大的規(guī)?!,F(xiàn)在家長愿意送小孩過來更多是因為小孩喜歡機器人。”侯景剛解釋道。
在侯景剛看來,由于家長不夠重視,單一機器人培訓現(xiàn)在還不能撐起這個市場,只能擴不同的產(chǎn)品線。一個少兒英語的培訓機構(gòu)可以覆蓋方圓2~3公里的范圍,但是一個機器人培訓的店可以輻射周圍5公里。
為此,如今樂博樂博除了作為主打的機器人課程,還添加了科學課、航模課、地理課等需要定位科技和動手的課程。
此外,應試教育的壓力使得這樣一個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出現(xiàn)的機器人更多停留在學校之外的市場。
有教育培訓行業(yè)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現(xiàn)在定位機器人培訓的機構(gòu)主打的都是年齡段比較小的孩子,并不是再大一點的孩子不需要機器人培訓,只是因為應試教育使得更大的孩子沒時間來參與。
而另一方面,由于機器人培訓的教學難度比孩子們學會玩要困難得多,即使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讓機器人走到教室里去如今依然相當困難。“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如何讓孩子學會玩,而是要讓老師容易用,如何讓老師可以輕松地在課堂上使用機器人成為最大的難題。”上述行業(yè)分析師解釋道。
但對于教育培訓機構(gòu)來說,由于機器人對設備和體系的依賴比對老師的依賴更大,有利于課外培訓機構(gòu)的發(fā)展。
“機器人是去教師化的,名師優(yōu)勢沒有線下教育機構(gòu)那么明顯。很多機構(gòu)的發(fā)展瓶頸卡就卡在老師,但機器人教育是靠著產(chǎn)品的邏輯去擴張的,而且是標準化的課程,有利于迅速擴張。”侯景剛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