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4.0”已經成為制造業(yè)的一個流行概念,與此同時,中國制造2025、東莞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也相得益彰。工業(yè)4.0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相對來說,這一次變革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依靠高級的軟件和能夠通信的機器設備,工業(yè)4.0將使工業(yè)生產進一步優(yōu)化。
工業(yè)4.0的關鍵是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是一種高能效的工廠,它基于高科技的、適應性強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生產線。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整合客戶和業(yè)務合作伙伴,同時也能夠制造和組裝定制產品。而且,未來的智能工廠將很可能在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決策能力。工業(yè)4.0更多的是依靠機器進行工作并解釋數據,而不是依靠人類的智慧。當然,人的因素仍然制造工藝是核心,但人更多的是起到控制、編程和維護的作用,而不是在車間進行作業(yè)。
位于德國安貝格的西門子電子工廠是新一代智能工廠的一個很好例子。這個高科技電子工廠面積為10.8萬平方英尺,其內部是一組智能機器,它們能夠協(xié)調從生產線到產品配送等一切要素。
西門子電子工廠擁有超過16億個機器組件,其產品種類多達950種。這意味著該工廠的生產系統(tǒng)所處理的數據真正是海量的。盡管如此,全球知名咨詢公司Gartner在2010年進行的一項產業(yè)研究發(fā)現,西門子電子工廠的可靠率超過99%,每百萬件產品中只有15件缺陷產品。
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向工業(yè)4.0的轉變將是一個漸進的演變,而非一種迅速的革命。未來幾年,舊系統(tǒng)對制造業(yè)來說仍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