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機器人成了科博會的“寵兒”,吸引著無數(shù)人的目光。在第18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yè)博覽會上,多款機器人閃亮登場,從幼兒陪護到科研教學,從康復治療到工程施工,亮相的機器人種類不一,可謂是大顯神通,毫不示弱。
“航天知識,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進入1號館,迎面而來的就是這個與人身高相近的機器人,它的名字叫“宇航員迎賓機器人”??峥岬耐庑挝姸嗳说哪抗猓念^部是LED面部顯示矩陣,身前有一塊觸摸顯示屏,可以與人進行語音交流,回答一些航天知識;
在說話的時候,它的手臂可自動擺動,每個手臂有4個自由度,可以模仿人的一些基本動作。
據(jù)展臺工作人員介紹,“宇航員迎賓機器人”除了與人語音交流,還可以進行人體感應,自動檢測游客的到來,主動伸手問好;自動實現(xiàn)對有效范圍內的人臉識別,判斷參觀人員數(shù)量,識別準確率大于90%。“但目前主要是用于航天領域。”
還記得,電影《阿凡達》中,受傷的退役軍人杰克靠意念遠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戰(zhàn);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用意念來控制周邊事物完成自己的愿望。然而,這些科幻片中的場景如今已不再是夢想。本屆科博會上,北京易飛華通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展出的“腦控機器人”將這一場景真實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并且讓觀眾現(xiàn)場參與,進行切身體驗。
“終于排到我了!”苦等了十幾分鐘之后,一名小男孩趕緊坐在小板凳上,眉開眼笑地鼓掌。戴好發(fā)帶,再用一個小夾子夾住耳垂,小朋友盯著眼前的小機器人,小機器人的輪子立馬飛快地轉動起來,橫沖直撞地還差點兒摔到展臺下面,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趕忙伸手去保護,并笑著告訴機器人不能太興奮,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平穩(wěn)。
該項目負責人說,腦智能機器人的原理是依據(jù)人思考時大腦運動皮層會產生腦電波,通過對腦電波的捕捉和轉化,從而控制機器人的運動。目前這款腦控機器人產品多數(shù)用于臨床醫(yī)學和康復訓練,可以幫助老年癡呆患者或腦疾病患者提高大腦的學習能力。
而在另一邊,“21點”游戲展臺外已經圍滿了幾層觀眾。這個游戲的主角是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的“雙臂機器人”。它可以同時與三個人展開游戲,發(fā)牌、看牌、判斷輸贏、洗牌,統(tǒng)統(tǒng)不在話下。
“該我了,我來殺一盤!”看到機器人接連戰(zhàn)贏了幾個人,有點不服氣的小伙擠到游戲觸屏前就要展開較量,旁邊頓時圍上來幾個出謀劃策的同伴。“這個是設定好的嗎?是不是它一直會贏?”一旁觀看的人不免開始有些疑惑,展臺工作人員笑著說:“這個程序是設定的,但是游戲的輸贏卻是要看運氣的。”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的手通過真空吸盤對紙牌進行拾取和放置。它的仿人手臂可以實現(xiàn)各方向的動作,運行速度快,加減速平穩(wěn),有很好的柔韌性與靈活性。
“雙臂機器人不僅會玩牌,在工業(yè)領域還有重要的應用,如組裝、搬運、包裝、設備操控等任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研發(fā)的就是這樣的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使它的眼睛對物品的位置、姿態(tài)、顏色、外形尺寸等進行有效識別。
此外,還有能夠唱歌、跳舞、講英語的第三代“小優(yōu)”機器人,萌態(tài)十足,樂翻眾人;也有曾服務APEC會議的第四代多功能智能機器人“安娜”,集導游、送餐服務、禮儀小姐等多功能于一身。機器人種類不一、功能各異,在科博會的大舞臺盡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