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第一家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SI系統(tǒng)的??漆t(yī)院——上海紅房子婦產(chǎn)科醫(yī)院今天上午機器人“首秀”,便選擇了高難度的生物網(wǎng)片宮頸陰道成形術+輸卵管造口術,期望為一名復雜生殖道畸形患者重塑“女兒身”。
將來她或許有機會當媽媽
這場預估時間約為兩三小時的手術,其主要過程大致包括:先用一種特殊的生物網(wǎng)片,為患者量身定制一個仿真的生殖道;再從其下身陰道口部位自下而上,打通一條直達子宮的“隧道”。手術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是利用受醫(yī)生操控的機器人,在患者盆腔內完成輸卵管造口、切開閉鎖的宮頸外口、與“人工生殖道”上端吻合等一系列動作。
主持手術的華克勤奮教授強調說,今天手術的最終目標,除了讓這名23歲的姑娘能夠解除長期難忍的腹痛、順利排出經(jīng)血外,“也許有朝一日,她還有機會成為一名幸福的媽媽。”
23歲患者生殖道嚴重畸形
23歲的小張來自黑龍江,16歲起就有周期性下腹痛,但從未來過月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診斷其患有子宮先天發(fā)育異常,卻礙于技術條件無法醫(yī)治。7年來,姑娘每個月都靠服止痛片來緩解疼痛,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創(chuàng)傷,讓女孩和她的父母都痛苦不已。
上個月,已經(jīng)上了大學的小張決意找到上海紅房子醫(yī)院,請求專家?guī)椭鉀Q多年來無法言語的“隱疾”。擅長生殖道畸形手術的華克勤教授在經(jīng)過一系列檢查后發(fā)現(xiàn),小張患有嚴重的生殖道畸形,先天無陰道,宮頸發(fā)育不良,單角子宮。因長期經(jīng)血無法排出,已造成宮腔積血和左側輸卵管積血。這也是她長期周期性腹痛的“元兇”。
考慮到小張未來的生活質量與心理調適,華克勤教授與婦科主任劉惜時教授、朱芝玲主任醫(yī)師幾經(jīng)商量,決定采用達芬奇機器人生物網(wǎng)片宮頸陰道成形術加輸卵管造口術,一破小張的“石女”難題。
“人工生殖道”完美收官
這是一次高科技與高技能相結合的完美手術。今天上午8時半,手術正式開始。華克勤及其助手丁景新副教授首先用一種取自異種組織的生物網(wǎng)片,縫合了一個約7×20厘米的、無縫銜接的圓柱形“宮頸+陰道”備用,然而在麻醉師、器械護士的準備及配合下,通過陰式手術方法,為患者進行了陰道“造穴”。
機器人緊接著登臺“表演”。這個貌似變形金剛的大家伙伸出了3只“手臂”,分別握著光源鏡頭、單極刀、雙電極等不同器械,它們通過幾個小孔“探”入患者盆腔,三維成像系統(tǒng)立即將其盆腔內的情況放大數(shù)十倍呈現(xiàn)在手術臺邊的屏幕上。隨著操作臺上華克勤發(fā)出的“指令”,來回穿梭于盆腔內的機械手臂很快就依次完成了左側輸卵管造口術、切開閉鎖的宮頸外口、順利吸出了積聚在宮腔內的巧克力樣積血。
一切妥當后,事先準備好的“人工生殖道”由造穴口經(jīng)“隧道”送入體內。操作臺上的華教授通過“三維眼”,看到了進入視野的“人工生殖道”,立即操控機器人,將切開的宮頸與“人工生殖道”的上端進行吻合并植入陰道模具,再將其下端與外陰粘膜進行縫合。至此,一個漂亮的“人工生殖道”完美收官。
華克勤告訴記者,生殖道畸形手術的術式一直在不斷地被更新。她們的團隊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了生物網(wǎng)片宮頸成型手術和代陰道手術,讓宮頸閉鎖患者不但擁有更接近“自身”的生殖道,還可以爭取保留子宮、減少經(jīng)血倒流對輸卵管或子宮內膜等造成的傷害,也為將來做媽媽爭取更多的機會。現(xiàn)在再有機器人手術加入,整個手術的顯露、分離、確認、切斷、環(huán)扎、縫合會更加準確安全,而且出血更少,創(chuàng)口也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