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敗的斗牛士”從九國高手中為中國代表團摘首金
日前,在新西蘭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青少年教育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中,來自沈陽市第五中學高一一班的李誼陽、高一十班的李雨軒兩名同學,在九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手中脫穎而出,在雙足機器人舞蹈大賽脫穎而出,以“不敗的斗牛士”節(jié)目勇奪高中組金牌,榮幸為中國代表團摘得首金。
機器人17個關節(jié)“牽一發(fā)動全身”
記者了解到,該競賽共設機器人軌跡賽、雙足機器人舞蹈賽、機器人籃球賽、火箭機器人賽等多個比賽項目。其中,比起精通機器人控制的純技術活,機器人舞蹈大賽更傾向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舞蹈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技術實現與結構構造、舞步編排復雜度與協調度、舞蹈和音樂協調度等都是打分點。讓人跳舞做動作不難,要讓機器人連蹦帶跳可不容易。指導老師陳亮告訴記者,別看機器人只有30多厘米高,但身上也有17個剁機,相當于人身上的17個關節(jié)。比賽需要4個機器人同時完成,想實現任何一個動作,都要對近70個關節(jié)進行分解、編程。“為了編排一段4分50秒的參賽舞蹈,團隊花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陳老師說。
今年比賽中,有來自新西蘭、加拿大、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的200余名金牌選手參賽。比賽當日,4個機器人身穿精心設計的舞蹈服裝,在背景音樂“斗牛士進行曲”的烘托下,整套舞蹈一氣呵成,最終勇奪雙足機器人舞蹈賽高中組金牌,也榮幸為中國代表團摘得首金。
機器人創(chuàng)新研究會讓科技“有意思”
回憶比賽,兩名小選手記憶猶新。李誼陽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玩機器人,對搭建項目非常感興趣。李雨軒表示,今后他可能會從事與生物工程有關的工作,將興趣愛好變成真正掌握的技術。
作為遼寧唯一的一所科技特色學校,五中有許多機器人愛好者。五中校長金巍松介紹,學校機器人創(chuàng)新研究會已連續(xù)幾年參加了多項機器人國際賽事及國家級賽事,獲得了國際級金獎一次,國家級一等獎三次,國家級二等獎三次。經過幾年的社團活動推廣和校本課程的培訓,機器人創(chuàng)新研究會也成為學校最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社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