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韓國造船業(yè)掀起一股機器人研發(fā)熱潮,靈活運用機器人開展人手接觸不到地方的操作工序,提高操作性能,削減成本,此外還可以提高收益。


韓國造船業(yè)掀起一股機器人研發(fā)熱潮,靈活運用機器人開展人手接觸不到地方的操作工序,提高操作性能,削減成本,此外還可以提高收益。
三星重工于21日表示,該公司研發(fā)出可以在海下清理船體下部的“船清理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在水下維持一定的深度和方向,可除去藤壺等物質。據悉,該產品自2010年就開始投入研發(fā),歷經四年研制而成,有望于下個月開始投入使用。
三星重工相關人員表示,“如果采用清理機器人的話,可以省略耗費一周的再次打掃碼頭(Redocking)工作,提高工作效率。”Redocking是指建造完成最終交貨時船塢裝載操作。
除此之外,三星重工還研發(fā)出,通過多種小鐵板焊接起來制成的“小型組裝機器人”、使用四個邊角焊接不銹鋼板研的“蜘蛛機器人”等等。該公司的焊接自動化率達到全球最高水平的68%。
今年6月,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研發(fā)出電纜設置機器人成為業(yè)界熱議的話題。進入船舶、海洋成套設備通道的設置電纜的設備。至今為止,人進入狹小的空間敷設是一項高難度工作。通過啟動機器人,該公司有望目前削減47億韓元,到2017年減少150億韓元的人工費用。該機器人操作的效率性已經通過認證,現在正面向發(fā)電站進行銷售。
現代重工最近也在推進海洋設備用特殊管道熔接機器人在韓國的商業(yè)化。該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焊接劑自動供給,比以前手工操作的速度提高了6倍,”機器人將工期縮短,提高操作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公司獲得訂單的整體能力。”
釜山大造船工學科的教授表示:“船舶建造簡單來說就是將數十萬的鐵板切割后再重新焊接。因此,通過自動化提高造船效率是造船企業(yè)確保競爭力的必要條件。而且,這對機械、原材料的開發(fā)也起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