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日裔加拿大科學家李特朗(LeTrung)正在用自己源源不斷地創(chuàng)新來重新擬寫人與機器人的關系,據(jù)《每日郵報》披露,李特朗與花費3萬英鎊造出的“愛子”——美女機器人女友共度圣誕節(jié)。
據(jù)李特朗自己透露,他攜帶著“愛子”與父母共進圣誕晚宴,他希望機器人將來可以充當“妻子”的愿望越來越有可能實現(xiàn)。
李特朗是軟件工程師出身,稱自己工作繁忙而一直無暇去尋找女友,所以就采用最新技術制造了一個機器人女友。為了造這個機器人,他透支了信用卡、借貸款、賣了車,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愛子的造價高達3萬英鎊。盡管如此,李特朗依舊樂此不疲,他還在竭盡全力來完善愛子。
“與其他的女人一樣,她也喜歡穿新衣服,”李特朗說,“我也愿意為她添置漂亮的新衣服。”愛子的臉和身體具有觸摸感應性,所以當受到關愛或傷害等行為的刺激時,她會做出十分自然的反應。據(jù)報道,如果軟件升級,發(fā)明家和機器人甚至能享受性生活。
目前世界各地科學家研制出各種各樣的情感機器人,當它們和人類接觸時,并能表達自己的情感。韓國影片《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成為關注的焦點,顛覆了愛情的定義,也由此引發(fā)出對機器人倫理問題的關注,影片中的女機器人感到了愛情心跳,其渴望成為真正的人,具備人類所擁有的一切情感能力。
如果機器人真的和人產生感情,甚至結婚生子,那么人類的概念模煳了,生下的是人,是機器人,還是半人半機器?到那個時候,人類和機器人能不能平等,日常生活中機器人高效率的能力,會讓人類的心理失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