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手機也能傳送氣味么?來自哈佛的科學家,成功利用新型的通訊硬件 oPhone,將帶有香檳和熱情果馬卡龍氣味的信息,從巴黎傳送到了紐約。

該設備傳遞氣味的原理很簡單。首先,用戶用一款定制的相機APP--oSnap 拍照,并從大約 3000 種氣味中,為圖片選擇幾個相關的氣味標簽。然后,當發(fā)出一條氣味信息 oNote 時,信息的接收者可以點擊一個鏈接,然后跳轉至原圖或者是已選出的氣味信息。在連接了硬件設備 oPhone Duo 后,氣味便可以通過兩個分離的管子發(fā)出去。
目前,oPhone 硬件在 indiegogo 上的眾籌價格為 149 美元,用戶還可以在紐約、巴黎或者劍橋等地嘗鮮適用。不過,即便沒有 oPhone ,用戶依然可以借助 oSnap 應用為圖片添加氣味標簽,比如, “Lady Gaga” “我的房間”等等。下圖為 oSnap.

oPhone 的設計者之一是哈佛教授 David Edwards。最初,他與 23 歲的學生 Rachel Field 共同設計了這款新型通訊系統(tǒng),他們希望讓社交網絡 Instagram、Facebook或者發(fā)送給朋友的美食圖片,也能充滿立體的味覺,更加繪聲繪色。
oPhone Duo 內部由許多塑料材質的小型循環(huán)部件組成,類似一個一個的神經細胞。每一個“細胞”里都有四個孔,其中三個被干燥的、帶有氣味的材料包裹著。當 oSnap 發(fā)出氣味信號,oPhone 就會轉向特定的神經細胞氣孔,并釋放出指示出的特定氣味。

我們曾在《移動終端的傳感化及其帶來的機會:每個傳感器都會承載一個細分行業(yè)?》這篇文章里提到過:

從 2002 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拍照手機 P800,宣告了手機傳感化的開始;再到 2005 年諾基亞 N95 推動了 GPS 在手機中的集成;再其后的 iPhone,又先后集成了重力加速傳感器、電子羅盤等等。這些都是手機終端傳感器化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