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癱瘓病人常年臥床,像吃飯、喝水這樣最基本的事情都無法獨立完成,更不用說工作或運動了。不過,借助高科技,癱瘓患者的生活中將重新充滿多種可能性。亨利·埃文斯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通過新研發(fā)的醫(yī)療機器人“PR2”,埃文斯可以在家做家務,可以外出與朋友踢足球,可以操作無人機去參觀遠在千里之外的實驗室,甚至“現(xiàn)身”致力于傳播創(chuàng)意的非營利組織TED的講臺演講。埃文斯說:“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機器人可以不斷幫助像我一樣癱瘓的人,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
不幸發(fā)生后癱瘓在床
在最近公布的TED演講中,亨利·埃文斯以視頻形式與大家遠程見面,代替他來到現(xiàn)場的,是一個機器人。
埃文斯生長在一個靠近圣路易斯的典型美國小鎮(zhèn)。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他有6個兄弟姐妹。埃文斯高中畢業(yè)后便離開了家,“為了對這個世界有更多學習和了解,我繼續(xù)深造,還到德國學了會計,在奧地利也學習了一年,后來完成了斯坦福大學的MBA課程。”
后來,埃文斯與高中時的“甜心”珍結(jié)婚并育有四個聰明可愛的孩子,他稱自己曾在工作中非常努力,成為硅谷的首席財務官。2001年12月13日,他和家人購買了平生第一套房子,這是一棟位于加利福尼亞洛斯阿爾托斯山的漂亮房子。一直以來埃文斯認為都生活在自己的美國夢中,直到2002年8月29日,這一天改變了埃文斯的一生。
在購買房屋8個月后,埃文斯著手房屋重建,但就在這時不幸發(fā)生了。因為先天缺陷,埃文斯在飽受折磨之后,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一個四肢癱瘓的人,那時他只有40歲。
機器人改變生活方式
患病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埃文斯無法相信這個事實,這個噩耗讓家庭生活也變得困難起來。不過,埃文斯沒有被疾病打倒,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對自己的磨煉。“我開始迷上使用科技幫助有嚴重殘疾的人,Madentec公司將我微小的頭部運動轉(zhuǎn)換成移動光標,使我可以像普通人一樣使用計算機。我可以在網(wǎng)上沖浪,用電子郵件與其他人交流,甚至還可以經(jīng)常去破壞我的朋友在線玩的文字游戲。這種技術(shù)讓我能夠繼續(xù)從事思維活躍的工作,感覺自己仍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好戲才剛剛開始。一天,埃文斯躺在床上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當看到查理·坎普教授的機器人演示時,他驚呆了。演示呈現(xiàn)了一個名叫“PR2”的醫(yī)療機器人是如何幫助患者完成他們所需的。
很快,埃文斯給教授和專業(yè)機器人研發(fā)公司W(wǎng)illow Garage的史蒂夫兄弟發(fā)了郵件,由他參與,團隊開始用機器人研究人類工程學。大約兩年后,機器人“PR2”成為適合于埃文斯的行動替代品,它可以成為埃文斯的身體,完成他想要的動作或工作。“10年來,我第一次剃光了自己的頭,刮了胡子,發(fā)放了萬圣節(jié)糖果。我可以打開家里的冰箱,在房子周圍工作,和別人交流。它讓我看到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前我無法想象我還可能這樣生活,還可以為自己和別人做一些事情。”
無人機延伸了眼和腿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有殘疾,比如,當我們想以97千米/小時的速度前進,就需要一個輔助裝置——機動車。”埃文斯說。
人類一直以來都有飛天夢想,但因為身體原因始終無法飛翔。“去年,Willow Garage公司的查德·詹金斯與我聯(lián)系,告訴我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購買一架無人駕駛飛機。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也可以使用無人機飛行,通過無人機可以擴大臥床不起的人的眼界,用感覺運動控制它,這讓我覺得簡直難以置信。”埃文斯用頭腦控制鼠標的光標,在相關(guān)網(wǎng)絡界面上,他通過視頻以機器人的視角去觀看事物,通過按動網(wǎng)絡瀏覽器的按鈕發(fā)送控制命令。“只要稍加練習,我就可以輕松地在家里隨意飛行。我還可以環(huán)看自己的花園,發(fā)現(xiàn)花園里種的葡萄越來越多。我還檢查了屋頂?shù)奶柲茈姵匕?。對一個飛行員而言,恐怕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空地上安裝的籃球架,它可能會影響我的駕駛技術(shù),讓飛機撞機。”埃文斯稱,自己甚至可以使用頭戴式顯示器,這樣就能感覺如同駕駛一架真正的戰(zhàn)斗機一樣,“雖然控制的是無人機,卻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機器人了解病患需求
埃文斯常常一周幾次“駕駛”無人機參觀查德的實驗室,實際上,這個實驗室在4828千米之外。有時候,埃文斯也會玩機器人足球友誼賽。他稱,自己從沒想過能在校園里像其他人一樣隨意移動,控制足球。
是什么讓埃文斯的故事令人驚嘆?查德稱,是機器人可以理解埃文斯的需求,了解埃文斯的身體需要什么樣的幫助,然后根據(jù)他的身體情況給他提供相應的先進技術(shù)。“我們正在試圖做可以適合于任何人的機器人。我們提供一個大家可以負擔得起的機器人平臺,比如這個無人機,只需要300美元。我們還試圖讓機器人軟件成為患者的一部分。希望殘疾人借此可以更好地進行運動。不僅如此,機器人技術(shù)還可以適用于未來的新類型工作,比如為老齡化人口提供護理,或是更好地教育孩子,抑或是監(jiān)測和保護環(huán)境,甚至進行宇宙探索。”
埃文斯認為,機器人可以讓臥床不起的人再次有機會探索外面的世界。如果機器人的敏銳度和想象力被繼續(xù)改善,它們最終將會為殘疾人提供一個與正常人之間公平競爭的平臺,讓殘疾人能夠完成和其他人一樣的工作,或者做得更好。“我們所有人可以決定這樣的機器人將被如何使用,或簡單地代替人的工作,或讓人們生活得更好,讓我們可以去盡情享受生活。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機器人可以不斷幫助像我一樣癱瘓者,把他們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