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背唐詩
陶相禮給機器人起了名字,叫湯姆貓。其實,“湯姆貓”并不會變形。
“湯姆貓”身高2.1米、體寬0.8米,重半噸。陶相禮介紹,湯姆貓的身體骨架是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角鐵,腦殼用的是舊軍用水壺,手指則是自行車車鏈。機器人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塊顯示屏,后背上還有整整齊齊幾十個控制開關(guān)。
在設(shè)計上,陶相禮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元素,機器人的錐形臉、圓眼睛,酷似火眼金睛的美猴王,頭頂兩側(cè)的六架玩具火箭,更像是美猴王的平天冠。
“湯姆貓”可不簡單,它體內(nèi)有110個電機,全身上下的電線有4000多根。接上電源后,通體呈綠、藍、紅三色,好像舞臺上的電線舞演員。啟動開關(guān)后,它能揮手、扭脖子、眨眼睛、吐舌頭。
將手放進機器人手中,它能慢慢握緊。向它問候,它也很有禮貌地回復(fù)“你好!”它還有個本事:鸚鵡學(xué)舌。如果你一會兒不搭理它,它也不孤獨,自己能背起唐詩“紅豆生南國”,再不理它,它就問:“你在練習(xí)沉默是金嗎?”
被稱為“胡同里的愛迪生”
說到“湯姆貓”的誕生,陶相禮說,做機器人沒圖紙,沒模板,完全是想到哪做哪,先用角鐵搭好骨架,而后根據(jù)人體結(jié)構(gòu),一點點添加部件。
2010年,陶相禮開始研制湯姆貓,因為出租屋小,有時他在院子里開工,院里現(xiàn)在還擺著切割機和電鉆。
這“工程”引來左鄰右舍圍觀。有人說他做不成,“做成也是一堆廢鐵”。隨著機器人的逐漸成型,佩服他的人越來越多?,F(xiàn)在,鄰居們都叫他“胡同里的愛迪生”。
“愛迪生”也愿意幫助鄰居,隔壁的王女士說:“街坊鄰居誰家電器壞了,叫陶相禮瞧瞧,準能修好。”
38歲的陶相禮是安徽人,文化程度是“小學(xué)五年級畢業(yè)”,十四五歲出來打工,賣過水果,做過瓦匠。“但我從小就愛鉆研,十幾歲時就嘗試制作玩具氣槍、遙控汽車。”陶相禮說,為了做機器人,前后花了他十幾萬元。妻子無法理解他搗鼓這沒用的東西,抱怨他不出去賺錢,去年帶著不到兩歲的女兒回安徽老家了。他卻仍然“執(zhí)迷不悟”。
追訪
曾做“潛艇”試水成功
據(jù)媒體報道,2008年陶相禮用舊油桶做材料,打造出一條長6.5米、重達1600斤的潛水艇。雖然只能容納一人,但里面壓力表、探頭、電視、氧氣瓶等設(shè)備一應(yīng)俱全。2009年10月14日,陶相禮的潛水艇在北京房山區(qū)某水庫試水成功。一年之后在上海外灘美術(shù)館展出。
如今的陶相禮,雖然沒有收入來源,但他希望能與日本、美國等機器人大國的科學(xué)家們溝通,更希望能遇到伯樂,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為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