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漏壺,公元前1400年
巴比倫人發(fā)明了漏壺,這是一種利用水流計量時間的計時器,它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早的機械設備之一。在后來的好幾百年,發(fā)明家們不斷對漏壺設計進行改進。在公元前270年左右,古希臘發(fā)明家特西比烏斯(Csestibus)發(fā)明了一種采用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造型指針指示時間的水鐘,他也因此成名。
2.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22年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想象過機器人的功用,他寫道:“如果每一件工具被安排好甚或是自然而然地做那些適合于它們的工作……那么就沒必要再有師徒或主奴了。”
3.達·芬奇的騎士,1495年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Vinci)設計了一種發(fā)條騎士,試圖讓它能夠坐直身子、揮動手臂以及移動頭部和下巴。這個機器人是否曾被造出來并不能確定,但根據(jù)其設計或許能夠造出第一個人形機器人。
4.沃康松的鴨子,1737年
法國發(fā)明家雅克·沃康松(Jacques Vaucanson)制造了一只發(fā)條鴨子,它可以扇動翅膀、發(fā)出嘎嘎叫聲,以及攝入和消化食物。
5.土耳其機器人,1769年
匈牙利作家兼發(fā)明家沃爾夫?qū)?middot;馮·肯佩倫(Wolfgang von Kempelen)建造了土耳其機器人(The Turk),它由一個楓木箱子跟箱子后面伸出來的人形傀儡組成,傀儡穿著寬大的外衣,并戴著穆斯林的頭巾。這臺裝置誕生后一度名聲大噪,因為它被視為能夠跟國際象棋高手對弈的機器人,但最終謎底揭開,機器人之所以會下棋是因為箱子里藏著一個人。
6.雅卡爾提花織機,1801年
法國絲綢織工兼發(fā)明家約瑟夫·雅卡爾(Joseph Jacquard)發(fā)明了一種可以通過穿孔卡片控制的自動織機。在十年之內(nèi),這種織機被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出來,整個歐洲有數(shù)千臺投入使用。
7.夢想變成真正男孩的木偶,1881年
意大利作家卡洛·洛倫齊尼(Carlo Lorenzini)寫出了《匹諾曹》(Pinnochio),講述了一個提線木偶變成真正男孩的故事。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關于機器人獲得生命的文學主題將繁榮興旺。
8.超越自身時代的特斯拉,1898年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向觀眾演示了一項新發(fā)明,他稱之為“teleautomaton”(遠程自動操作裝置),即一艘無線電遙控船。觀眾認為它是一種把戲,而遙控技術直到數(shù)十年后才得到普及。
9.羅素姆萬能機器人,1921年
捷克劇作家卡爾·恰佩克(Karl Capek)在名為《羅素姆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的戲劇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這個詞源于捷克語的“robota”,意思是“苦力”。在該劇的結(jié)尾,機器人接管了地球,并毀滅了它們的創(chuàng)造者。
10.瑪利亞和大都會,1926年
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拍攝了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這部無聲電影將場景設置在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城市中。影片角色中有一個女性機器人——這是機器人第一次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上——它采用了一位人類女性的外形,目的是破壞勞工運動。
11.機器人三定律,1942年
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發(fā)表了一篇名為《環(huán)舞》(Runaround)的短篇小說,其中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
·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12.控制論誕生,1948年
美國數(shù)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發(fā)表了《控制論:或關于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一書,這是實用機器人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著作。
13.“尤尼梅特”開始工作,1954年
工業(yè)機器人先驅(qū)喬治·德沃爾(George Devol)創(chuàng)造了世界第一臺可編程的機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它在1961年被投入通用汽車公司(GM)的一條汽車裝配生產(chǎn)線正式開始工作。
14.機器人產(chǎn)業(yè)誕生,1956年
喬治·德沃爾和約瑟夫·英格伯格(Joseph Engelberger)創(chuàng)立了世界第一家機器人公司尤尼梅申(Unimation)。上世紀60年代,該公司被聯(lián)合柴油機電氣公司(Condec Corporation)收購。后來,聯(lián)合柴油機電氣公司的部分產(chǎn)業(yè)被工業(yè)制造巨頭伊頓電氣集團(Eaton)買下。
15.計算機輔助制造,1959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伺服機構實驗室(The Servomechanisms Laboratory)向世人展示了計算機輔助制造,一臺銑床機器人為每位與會者制造了一個紀念煙灰缸。
更多>相關資訊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