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普通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些動作在機器人眼里也是“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所以在準備帶著多用途機器人回家前我們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這個數(shù)據(jù)庫會捕獲一些人體運動的數(shù)據(jù),迪尼斯研究和Karlsruhe理工學院想構建一個理想的機器人能順利把一個物體交給人類。
這種機器人要可以識別主人、精準拿握物體,而不是不自然地從人類手里搶物體,使得消費者不敢在家里使用這種機器人。 現(xiàn)在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讓機器人預知人類行為,然后知道如何給予和接受物體,而預知行為就是通過那個建立的數(shù)據(jù)庫,把它結構化成一顆樹,相似的動作數(shù)據(jù)放在同一根樹干上,供機器人參考,要做到反應的時候既快又協(xié)調。
在下面的視頻演示中,主人仍然需要把物體放在距離機器人一定距離的靜態(tài)地方,最后一步可能要用到稍微動下手指,要適應更多的交接手勢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這個研究是由Katsu Yamane, Marcel Revfi, 以及Tamim Asfour一起參與的,而且還寫成了論文,目前該成果被提名為IEEE國際機器人會議上的最佳認知機器人論文獎,就是說認知是它的亮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