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David Autor、David Dorn和Gordon Hanson的一篇報告稱,計算機并未奪走美國人的工作,而是中國奪走了。
這或許是事實,但現在很明顯,中國工業(yè)的最大趨勢也是自動化。
國際機器人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最新發(fā)表了一份調查,討論了機器人對就業(yè)的影響。調查發(fā)現,從2008年到2011年,中國的機器人采用率(即每10,000名員工對應的機器人數量比例)提高了210%(雖然基數非常低)。他們還提到,美國的機器人采用率也提高了41%。
調查覆蓋了六個國家,其中,美國、德國、巴西、中國和韓國的機器人采用率均在增長,但日本是個例外。當然,日本的機器人采用率已經很高了。
IFR:日本很早就開始采用機器人,一直到最近,也仍擁有最高的機器人采用率。在日本和韓國,每名工人對應的機器人數量是最多的,10,000工人對應了超過300臺機器人。之后是德國,10,000名工人對應超過250臺機器人。
中國開始采用更多機器人,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因為之前中國依靠的都是低勞動成本優(yōu)勢。這一轉變本身就非常值得關注。
但真正的關注點在于,機器人是用于替代人類,還是減輕人類負擔。
來自IFR的圖表,顯示了機器人數量與失業(yè)率之間的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六個國家中,美國是唯一 一個機器人采用率和失業(yè)率同時上升的國家。
相反,德國在機器人采用率上升的同時,實現了更高的經濟增長,同時制造業(yè)就業(yè)率也沒有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