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賽現(xiàn)場四樓的一間教室里,來自昌邑奎聚街道辛置小學的張心毅和昌邑新村中學的張怡然正在利用最后的準備時間做檢查。他們的機器人是一個方形體,上面分布著密密麻麻的線路和零件,頂上還有一個小風扇。而他們的戰(zhàn)場,是一個類似迷宮的房間,機器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在迷宮內(nèi)探查,找到點著的蠟燭,將火熄滅后順利返回原位。
“我們做的是滅火機器人,別看眼前這家伙其貌不揚,但它能在短短10秒鐘內(nèi),在有障礙物的模擬房屋里迅速找到火源并成功滅火。它可能是未來家庭式滅火智能機器人的雛形”, 張怡然對記者說。
學生向記者解釋了滅火式機器人的原理:在電腦上編輯C語言,然后用USB下載到機器人芯片。滅火采用智能的方式,控制幾個傳感器相互配合:灰度傳感器來尋跡;測障傳感器來躲避障礙物;復眼來感應火源;聲音傳感器來啟動;頂上的風扇來滅火。
在機器人設計中,最難的是程序部分,僅此一項,他們和老師就忙了幾個月,進行了無數(shù)次調(diào)試。“每個部件的控制程序要配合得滴水不漏,有一點差錯就會出現(xiàn)減速、轉圈、定位不準等情況”,張心毅說,在調(diào)試時,電腦上一點語言程序稍作改動,機器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房間里亂轉了。
沙發(fā)、冰箱、衣柜……不僅建筑物,就連小擺設,滅火機器人都能清楚地確認。更絕的是,你之后將火源放在任何一個地點,它都能準確地找到,不受第一遍帶路順序的影響。“也就是說,它能重新規(guī)劃行走線路。只要你下達了任務,它稍微思考,就可以順利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