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調試機器
功夫小子“大戰(zhàn)”禮服美女
省委黨校體育館內進行的是雙足競步機器人、舞蹈機器人、機器人武術擂臺賽、機器人游中國等項目的比賽。一個光頭大眼的“少林和尚”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是河南科技大學的學生作品。“少林寺在我們河南,所以我們就做了這個‘功夫小子’。”隊員趙中民告訴記者,“功夫小子”將在比賽中展示少林功夫。
解放軍理工大學的學生也制作了別具特色的機器人,兩個機器人身穿迷彩服,胳膊抬起,頗有解放軍的風采,它們將參加技術挑戰(zhàn)項目的比賽。北京工業(yè)大學的“禮服美女”機器人身著一套紫色的絲綢禮服,可這個“美女”并不參加舞蹈比賽,它參加的是機器人武術擂臺賽,要以柔克剛。
災難后可探測生命跡象
國防科技大學的參賽“選手”是一名能夠在災難發(fā)生后進行救援行動的越野機器人,造價約15萬元,但單從外形上看,它更像是一輛履帶式越野車。這名機器人兩邊各有一個寬約10厘米的履帶,履帶的兩端長著長約40厘米、可以360度旋轉的履帶手臂,可以撐起20公斤重的身體,并完成跨越障礙物等動作,災難發(fā)生后,這位“選手”能夠通過攝像頭探測到生命跡象。該校參賽團隊后勤保障組一位學生說,除這個機器人的電機是從國外進口的外,包括控制系統(tǒng)在內的機器人身上的絕大多數(shù)配件,都是他們自主研發(fā)、加工的,學校也為他們提供了相應的加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