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20日文章,原題:與美國不同,為何許多中國人將人工智能視為向善的力量7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辦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AI)大會,吸引400多家企業(yè)參展及數(shù)十萬現(xiàn)場和在線參觀者。展品令公眾驚嘆,包括大語言模型、做咖啡的服務機器人、能實施精準外科手術的機器等。
商界高管、學者和決策者分享了對AI技術趨勢的洞見,并討論與AI倫理和治理有關的問題。大會主要目的是凸顯AI的益處。與此同時,瑞士日內(nèi)瓦舉辦“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人形機器人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保證,它們不會背叛人類或竊取人類崗位。
益普索公司2021年的調(diào)查顯示,78%的中國受訪者認為AI利大于弊,在所有受訪國中比例最高。僅35%的美國受訪者這么認為??紤]到美國擁有世界領先AI企業(yè),這個結(jié)果難免令人驚訝。
是什么導致中美兩國民眾對AI持不同態(tài)度?AI已系統(tǒng)性嵌入普通民眾日常生活,或許是其在中國被廣泛接受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AI已戰(zhàn)略性融入中國的城市圖景中。首先,政府利用AI改善民眾賴以生活的基礎設施。其次,許多消費者的手機App都使用AI,人們對此習以為常。AI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強化,令其對人們?nèi)粘I畹呢暙I更加明顯。
德勤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受訪的六個國家中,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信任比例最高。中國城市正使用AI賦能的交通控制系統(tǒng),以幫助減少擁堵并識別安全隱患。盡管此類系統(tǒng)將需數(shù)年時間才能完全管理車流,但由此帶來的改善已使政府和公眾都傾向于歡迎這種技術。
中國消費App使用越來越多的AI,提高了公眾對新技術的接受度。例如,美團現(xiàn)在使用AI為送餐無人機導航。中國品牌也在營銷中使用AI生成的內(nèi)容,例如元宇宙中的虛擬角色。這有助于小企業(yè)主降低成本……
上述大會彰顯AI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例如制作幻燈片、進行醫(yī)療診斷、寫書法、智能金融管理系統(tǒng)等。這有助于中國消費者認識到AI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因此,他們不會因AI爆炸式增長而感到害怕。(作者Gerui Wang,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