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繪畫是AIGC的重要分支,跨模態(tài)生成是該項技術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AIGC是基于生成對抗網絡GAN、大型預訓練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已有數據尋找規(guī)律,并通過適當的泛化能力生成相關內容的技術,可以看做是繼PGC、UGC之后的內容產出方式,AI繪圖屬于AIGC技術場景中的分支。目前在該項技術上保持領先的主要是NVIDIA、Google等國外大廠,跨文字和圖像的多模態(tài)內容生成技術的實現成為AI繪畫關鍵的發(fā)展節(jié)點。
AI繪畫作品獲獎成導火線,Diffusion模型為當前主流。AI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在美國一場人類藝術比賽中獲第一名成為近期AI繪畫受到高度關注的導火線,通過《Midjourney》軟件生成的繪畫作品絲毫不輸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成果。而基于Diffusion模型設計的《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DALL·E2》等多款AI繪圖應用成為目前主流產品。同時《Dream by Wombo》等手機App的上架使得AI繪畫從專業(yè)度較高的產品向大眾化應用轉變。

商業(yè)化潛力尚待發(fā)掘,有望參與10%-30%的圖像內容生成工作。當前AI繪畫的用戶付費意愿不強,60%的用戶從未在AI繪畫相關方面付費,在C端付費形式刺激度較低的情況下,未來B端或將成為AI繪畫軟件的核心客戶。但同時,AI繪畫也面臨版權問題,絕大多數原創(chuàng)作品的版權擁有者會介意AI提取自身作品的部分元素。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未來五年或將有10%-30%的圖片內容由AI參與生成,相應或將有600億以上的市場規(guī)模。
跨模態(tài)或更進一步,下一代互聯網望成AI繪畫關鍵著力點。以VR設備等新型硬件為入口的下一代互聯網,2D向3D的轉換對于內容量的需求或成指數級上升,這其中AI將成為重要輔助。目前,GAN模型和NeRF模型均已能實現單張2D圖像向3D模型的生成,并且動態(tài)、場景、光影效果等3D圖像所需的要素均已有了明顯進步。在此基礎上,文字向2D圖像生成,進而向3D模型的生成或有望實現,該項技術不僅在游戲等行業(yè)能得到有效應用,對于下一代互聯網各種元素的構建亦有關鍵意義。因此,AI繪畫或不是結果,而只是AI進程中的一塊重要拼圖,有望在技術更新的加持下實現更大的應用價值。
風險提示:AI繪畫相關技術發(fā)展不及預期,商業(yè)化拓展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