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建筑先進技術研究院和中建三局三公司聯(lián)合自主研發(fā)的“住宅造樓機”,是在超高層施工裝備“空中造樓機”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一款新型輕量化“造樓機”,自重僅為270噸,目前已在重慶、成都、廣州等高層住宅項目中應用。
“住宅造樓機”能實現外立面的結構、砌體、保溫、裝飾等多工序高效立體流水化作業(yè),具有施工效率高、承載力大、多級防墜、結構輕巧等特點,每頂升一層樓,最快只需要80分鐘,3天可建一層樓。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施工機器人品種豐富、功能齊全。地面攤鋪機器人、混凝土收面機器人通過基于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模型的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算法等先進技術,代替人工開展室內地坪的混凝土攤鋪、收面。
此機器人在提高施工精度、減少樓地面空鼓、開裂、平整度差等質量問題的同時,大幅提升施工效率,較傳統(tǒng)人工施工提升效率200%以上。同時,可以將機器人的作業(yè)狀態(tài)、作業(yè)成果等信息集成到智慧工地系統(tǒng)進行實時、可視化呈現,提升了管理的便捷性與及時性。
重慶市住房城鄉(xiāng)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工地是指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大數據、物聯(lián)網、AI(人工智能)識別、三維協(xié)同等技術,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管理,即時挖掘分析工程建設信息數據,以提高質量安全綜合管理水平。
近年來,重慶不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率先在全國發(fā)布了智慧工地建設與評價標準,并配套出臺了《重慶市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管理規(guī)定》《智慧工地建設與評價技術細則》等文件,不斷完善智慧工地分級評價管理體系,優(yōu)化智慧工地系統(tǒng)功能,引導、激勵工程參建單位推動智慧工地常態(tài)化、全覆蓋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