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馬遜又有大動作了。據中國證券報報道,8月5日,亞馬遜官網發(fā)布消息稱,將以每股61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掃地機器人龍頭iRobot,交易總價約為17億美元。此價格較8月4日iRobot收盤價49.99美元溢價22%。據悉,亞馬遜將以全現(xiàn)金的方式完成交易。此次收購將成為亞馬遜收購史上的第四大交易。
掃地機器人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而亞馬遜也很快地看到了這個趨勢。提案收購iRobot之前,亞馬遜已經嘗試推出相關產品試試水了。在2021年,亞馬遜曾推出過首款家用助力機器人Astro。這款家用機器人個頭非常小巧,主要功能是語音對話、播放音樂、運送小東西。
據介紹,Astro有一塊顯示屏,不僅可以像智能音箱一樣播放音樂,也可以顯示天氣和回答問題;在視頻通話時,Astro可以伸出潛望鏡,自動跟隨消費者走動,把人保持在屏幕內;此外,它背部有一個放置區(qū)域,可以運送2公斤左右的東西,比如送菜、送啤酒之類。
從功能上來說,Astro需要具有精準的識別能力,也需要保持機動性,雖然不能打掃衛(wèi)生,但是和掃地機器人有重疊之處。因此亞馬遜并購iRobot的動機非常足:不僅可以升級現(xiàn)在的Astro,也能探索一下智能家電的未來前進方向,最后還能和老對手“正面一剛”。
在中國,我們平時說到掃地機器人,一般想到的就是科沃斯、石頭、云鯨等品牌;在國外,iRobot則是其中的帶頭大哥。從一些主要的市場就可以看到iRobot的市占率非常高,全球范圍內市占率達到45%左右。并購iRobot之后,亞馬遜能夠進一步整合現(xiàn)有的機器人業(yè)務,并迅速實現(xiàn)商用。

圖源:民生證券
亞馬遜加大機器人領域的投資還有一大刺激因素,就是他們的老對手特斯拉正在研制機器人。馬斯克早先就宣布要在今年9月發(fā)布一款特斯拉機器人。據介紹,這款機器人將是一個真正的人形機器人,而不是平時常見的那種滾輪式的。據民生證券介紹,特斯拉機器人被命名為擎天柱(Optimus),身高約172cm,重量約57公斤,行動速度最高可達8公里/小時,最多可提45磅重的物品。擎天柱被設計為一個可以執(zhí)行重復性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其本質就是代替人類進行危險、無聊、重復的工作。
從理論上來說,假設特斯拉機器人價格和iRobot這種掃地機器人價格接近,那么特斯拉機器人應用的領域會相對較多,不僅適合家用,也適合商用。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假設,實際上人形機器人還遠沒有到可以進入千家萬戶的標準。
掃地機器人VS人形機器人
一般說到家庭智能機器人,我們立即會想到的就是智能音箱和掃地機器人。如今的智能音箱確實已經可以連接各種家電,比如燈、窗簾、空調等等。比如說,在步入家門的一瞬間,只需要通過語音給智能音箱下達一個指令,空調就能自動打開,自動調節(jié)到合適的風速和溫度。有時也能完成與人對話,能夠達到與人交流的感覺,但是總體來說,機械的參與感很低。
掃地機器人也越來越智能,不僅可以設置定時掃地,有的甚至還配備拖地功能,地拖得有模有樣。但是從市場反響來看,掃地機器人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狀態(tài)。據國金證券研究,掃地機行業(yè)整體只在2018年之前達到了高達45%的銷量增速,從2019年至今銷量一直幾乎是零增長,甚至在今年上半年是幅度較大的負增長。
但是與此同時,掃地機器人的市場規(guī)模在大幅上升。據國金證券測算,這主要是因為掃地機器人的均價正在快速上移:2020年以前在1500元以下,2021年開始均價上漲至2000元以上。背后所預示著一個結論:購買掃地機器人的家庭數(shù)量正在減少,但是升級換代所購買的款型單價更高。
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的觀察,就是掃地機器人的功能在增強,從原先的掃不干凈到之后的掃拖一體,再到現(xiàn)在的自動清潔拖布,升級換代也意味著價格更高。但是這些增強沒能帶來更高的滲透率和增量。許多消費者依然將掃地機器人看作是一種“智商稅”。這是因為掃地機器人在規(guī)劃、避障,以及跨越門檻等方面依然還存在著一些細節(jié)問題,要完全實現(xiàn)“解放雙手”還有一定的困難。
而人形機器人則更不具有實用性。在《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中能看到,大量的工業(yè)機器人不僅可以代替人工,效率、精準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比熟練工要高許多。不過工廠畢竟是一個重復性工作多,重度體力工作也比較多的地方,機器人能夠完美適應這些工作。
人形機器人就是工業(yè)機器人的升級版本:外形更像人類,程序和機械結構都一脈相承自工業(yè)機器人。如果將這些機器人帶入家中,看似是能夠更加精準地、定制化地、自由度更高地解決消費者的需求,然而這也意味著人形機器人在AI系統(tǒng)、圖形識別、核心控制等里里外外、各個方面都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意味著成本將會大幅上升。
但是現(xiàn)階段人形機器人在智能化、動作流暢度等方面都還與普通人有著非常大的距離。雖然特斯拉機器人令社會各界都非常期待,但是根據之前的介紹,這些人形機器人仍然只在探測、搬運、機械式勞動等方面可以代替人類,依然大多是在工業(yè)領域的應用。
假設這些人形機器人真的進入到家庭,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等等家務并不是一系列簡單的活動,如果很多細節(jié)一旦程序設置有問題,將會帶來很大的災難。試想,做完飯煤氣沒關,搬完貨門沒關,動力系統(tǒng)錯亂導致機械臂不受控制,無論哪一個對家庭來說都是有安全風險的。
尾聲
雖然我們已經邁入了機器人時代,也確實需要一個領軍人物帶領整個行業(yè)向前邁進,但是從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來看,機器人走進家庭還是有些困難的。
iRobot其實除了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等家電產品以外,還生產軍用搜救機器人、偵察機器人、排雷機器人等等。亞馬遜在完成并購以后預計能夠給予iRobot更多資金支持。在協(xié)同效應方面,亞馬遜本就有世界級的云計算、AI識別等技術,假設結合現(xiàn)有的倉儲機器人、配送機器人以及家用的Astro,也許將會把智能家庭清潔水平再度提升一個檔次。
特斯拉的擎天柱,將大概率在物流、倉儲、工廠等場景發(fā)揮其功能,具體效果如何還需要觀察。
不過,亞馬遜和特斯拉在機器人上的軍備賽看起來已經正式開始了,這也意味著機器人時代將在巨頭們的催動下以更快的速度接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