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 Spot 大家一定不陌生,這個小家伙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網(wǎng)紅,不僅會放羊,還在疫情期間做起了巡邏監(jiān)督員,以保證大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要知道,在它投入使用之前一定會進行嚴格的測試,一般來說,波士頓動力的工程師會在公司總部 “遛狗”,因為那里有足夠的空間和資源來對機器狗進行壓力測試。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波士頓動力的工程師們不得不把狗子牽回家遛,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讓狗子升級換代,從陡峭的樓梯到平滑的地板,甚至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Spot 都需要從容應對才行。
測試地點從公司換到了自己家,想必一定困難重重啊,那就來和文摘菌一起看看工程師們跟 Spot 相處時都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Spot:雪地草地地下室,我通通都能去
一位名叫 Sam Seifert 的工程師一想到要把狗子牽回家遛,就很是頭大,畢竟這狗 “又大又響”,在屋里 “跺來跺去”很是擾民。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被鄰居舉報了,無奈之下他決定還是帶狗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Sam 太難了,當時是 3 月份,他那邊天氣很冷,每天還要抱著 32 公斤的狗子上下兩層樓梯,這重量相當于一個 8 歲左右的小孩。
一開始 Sam 帶著狗子在車里敲代碼,然后再帶它出來測試。后來他實在抵御不住嚴寒,于是決定在家敲代碼,敲好了再出門。如果狗子沒電了再回家充電,然后再出去測試。
Sam 表示,短短 3 天他瘋狂掉稱啊!不過為了這只 Spot,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后來 Sam 決定和父母搬回了湖邊的房子,那里寬敞一些。而且他還幫 Spot 找了一個同伴,就是他哥哥家的真 · 小狗。Sam 說,“它第一次看到 Spot 的時候也很害怕,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每當我們在外面測試的時候,它就會跟著我,在我身邊晃悠。”
從照片上看,這只小黑柴和 Spot 簡直是琴瑟和鳴啊!
疫情期間我把波士頓動力狗帶回家,邊工作邊擼機器狗,還被鄰居舉報了
然而這只是我們以為的,事實上真的狗子對機器并不感冒,因為一旦它們聞了之后覺得 “沒有內(nèi)個味兒”,就會感到失望,也就不理 Spot 了。
戶外訓練到此結束,咱們換個場景,來看看在地下室是怎么訓練 Spot 的。
Sam 為了測試狗子的導航能力,把地下室弄的很亂。
既然是在家測試 Spot,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要讓人們與它保持安全距離。
Sam 回憶稱,有一次一個人走過來給了 Spot 一個熊抱。這真的非常危險,狗都有可能咬人,機器狗就更控制不住它自己了,Spot 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發(fā)動機以及很多 “關節(jié)”,如果被夾到就很容易受傷。
現(xiàn)在,工程師們知道要警告任何接近它的人保持安全距離。
萬一事態(tài)失控怎么辦?別擔心,還有一個總開關,按下 “紅色按鈕”Spot 就不動了,按兩下它就會躺在地上。
Spot:我超級穩(wěn),滑倒是不存在的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首席機器人工程師 Zack Jackowski 表示,對狗子進行測試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公司的目標是把 Spot 變成一個 “多功能機器狗”,人類去的地方都能去,人類去不了的地方也能去的那種。
Zack 指出,Spot 的設計靈感來自大自然,“因為動物們是經(jīng)過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才得到這樣最佳的行走方式。”在設計 Spot 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借鑒大自然這優(yōu)勝劣汰后的結果,從而免去種種試錯過程。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該公司工程師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更新 Spot 的軟件,使其具備新的移動和自動功能。這些更新是在 5 月份以 Spot 2.0 的形式發(fā)布的,其中一大塊底層代碼是在工程師家中完成的。
去年,Spot 交付給客戶時,導航選項還相對簡單。使用一個像任天堂 Switch 一樣的控制器,中間有一個屏幕供攝像頭輸入,兩邊有操縱桿供操控,客戶可以引導 Spot 沿著一條路線走,然后讓它自動返回。在 Spot 2.0 中,有了更多的導航選項,包括設置航路點,執(zhí)行預定義的 “任務”(如巡邏和檢查),以及在上傳和編輯內(nèi)部地圖時擁有更大的靈活性。
Zack 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顧客更容易上手,即用最簡單的方式讓 Spot“快速上崗”。
當 Spot 在現(xiàn)場發(fā)生故障時,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會收集受影響單位的數(shù)據(jù)日志,并重新創(chuàng)建導致問題的場景。例如,在 2.0 更新中提到的一個問題是 Spot 在光滑表面上的處理能力,即使是四條腿在被油和潤滑劑弄得很光滑的金屬地板上也很難直立。
Zack 表示,解決辦法是 “回到實驗室,設置類似的東西,讓它多摔幾次。”在家的話就很難訓練,但公司的工程師們都太有才了。一名員工用蠟紙和木板就重現(xiàn)了光滑的表面,讓 Spot 的腳放在上面,再用繩子把木板猛的拉走。
Spot:我比你投籃準多了
Andy Barry 是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另一位工程師,和 Sam 一樣,3 月初的某一天開始回家辦公,他和妻子一起搬到了馬薩諸塞州西部的父母家。
Andy 的工作流程和 Sam 類似,都是先寫代碼,然后運行到 Spot 上進行測試,最后分析結果。與 Sam 工作的不同之處在于,他要測試波士頓動力公司正在考慮的下一個重大升級:在 Spot 的頭部固定一個可以投擲的機械臂。
既然如此,那就從撿 “垃圾”開始練習吧,指的是一些毛巾之類的不容易碎的小東西。Spot 需要把散落在各地的東西統(tǒng)一撿起放到一個固定的地方,盡管它還是會漏掉一些。
還有一項測試是,教 Spot 玩投籃游戲。
關于機械臂的一些應用場景等細節(jié),目前波士頓動力公司還不愿透露。但 Andy 表示,他們最初將專注于工業(yè)環(huán)境中常見的那種扣動扳機的任務,例如扭轉(zhuǎn)閥門、杠桿和類似的工具。
那如此說來,未來是不是真的可以養(yǎng)機器狗了?又能干活又能看家,多好啊。
想多了。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們表示,Spot 基本上是一種工業(yè)機器人,別想讓它幫你做飯打下手。
Sam 也說,“很多不熟悉 Spot 的人認為它非常適合在家養(yǎng)著,可以幫助老人、病人或有特殊需要的人。”“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一個偉大目標,但在我們準備好在人類周圍有限的空間操作之前,這項技術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在那之前,可能只有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能帶回家養(yǎ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