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惠而浦位于LODZ的廠房專門生產烘衣機和座地式爐頭,一直難以整合數條生產線的元件運輸以及自動化裝卸。LODZ廠每15秒鐘就有一臺烘衣機出廠,可以想見要運輸多么大量的元件,以前還沒采用MiR200自主機器人,廠內都是用手動起重機和拖拉機來運送元件。
MiR200自主機器人可望減輕人力的負擔,再來就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MiR200會從預裝配區(qū)運送烘衣機門到生產線,每一輪載送12個門,回程還會運送空包裝,然后開啟新一輪運送。機器人搭載傳感器和掃描器,可偵測途中遇到的障礙物,一趟來回大約3分鐘50秒,最多可承重200公斤,同一時間會有兩部機器人運送元件,其余一部在充電。
LODZ廠長Szymon Krupinski表示,自主機器人帶來全新的元件運送方式,完全不用人力干預,讓員工專注于高附加價值工作,協作式自主機器人還可以大幅提高員工安全,避免人員和堆高機等機器碰撞。
Krupinski表示3部MiR機器人可以取代一臺人力操作的堆高機或拖拉機,讓人力專心處理高附加價值的事務。
惠而浦Adam Bakowicz表示,從人力操作系統(tǒng)轉為自動化運輸,可以提高生產力,讓員工參與最終產品的制造工作。
按照惠而浦合肥工廠的規(guī)劃,第一階段(2017-2019),基本建成單班年產200萬臺滾筒洗衣機的自動化工廠;到2025年,完善工廠智能化水平,實現物聯網環(huán)境下的智能工廠運營模式,真正邁入工業(yè)4.0時代,實現企業(yè)的轉型升級。
顯然在此規(guī)劃下,白色家電的制造若想在未來競爭中最大化爭取用戶,只有做到極致創(chuàng)新的產品和效率的提升才能實現,而MiR200自主機器人的廣泛布局,將讓人力專心處理高附加價值的事務,這無疑是惠而浦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