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三分之一強的網絡流量都是欺詐性流量,導致這一結果的罪魁禍首是 機器人。
虛假流量來自于點擊影子網站的傀儡網絡,那些影子網站完全就是為產生虛假頁面瀏覽量并為網站所有人賺取廣告收入而生的。影子網站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是因為,廣告客戶的廣告只要出現在那些網站上,不管瀏覽廣告的是不是真實的人,他們都要付費。
詐騙者們建立了很多影子網站,通過欺詐性流量向廣告客戶騙取廣告費。那些詐騙者的身份很難確定,他們經常身處遙遠的地區(qū)比如東歐進行遙控運作。
其實廣告客戶們也知道這個問題,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互聯網這個發(fā)布工具太強大了,即使有三分之一的流量是虛假的,他們也不可能放棄這個廣告發(fā)布渠道。隨著人們在移動連網設備上所花的時間越來越多,預計美國今年的數字廣告收入將增加17%,達到500億美元。
互動廣告局(IAB)主席維維克薩阿(Vivek Shah)上個月在年會上表示,互聯網廣告行業(yè)正面臨著一次“危機”。而歐萊雅的美國數字營銷副總裁洛克珊妮巴雷托(Roxanne Barretto)表示:“如果縮減廣告開支,我們就會錯失與核心用戶溝通的機會。”
這個問題之所以存在,有部分原因是合法的廣告行業(yè)本身就建立在類似于傀儡網絡的技術上。現在,大多數廣告都是按照程序的方式被購買的,或者通過能夠在那些網站上自動發(fā)布廣告。那些廣告數量多,速度快。預計在未來的10年里,80%的廣告將會按照程序的方式被購買。
這意味著,由訪問網站的其他傀儡機器人生成的廣告將由其他的機器人付費,自動購買廣告的傀儡機器人并不能將影子網站的流量與真正有效的流量區(qū)分開來。
很多科技公司都在為此努力,谷歌最近收購了一家名為Spider.io的公司,該公司提供的很多服務可以確保在線廣告的流量都是真實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