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自動返回充電座“補充能量”的智能 掃地機器人出了故障,卻因為新產品太高端,售后維修點的設備不到位而無法為消費者維修。日前,蘇州吳中法院帶著這起新型消費者權益糾紛走進長橋街道巡回法庭公開開庭,并邀請當地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同參與調解。
2013年初,丁女士花費4000多元選購了一臺掃地機器人,成為了生活好幫手。誰知剛過三個月,機器人自動充電功能失靈了。丁女士找商家要求履行三包服務,商家表示應該找廠家;丁女士聯系廠家,廠家讓她找售后維修服務站;待丁女士好不容易找到售后維修服務站,又被告知沒有相應檢測設備不能維修。東奔西走半年沒結果,丁女士將生產廠家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貨并賠償交通費和誤工費損失。
經過庭審,法院查清機器人的質量確有瑕疵。由于丁女士購買的是一款高端新產品,售后維修點的檢測設備沒有及時跟進,而生產廠家將售后服務外包給了第三方,商家、廠家和售后維修三者之間沒有及時溝通導致了糾紛的發(fā)生。法官會同吳中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展開了調解工作,并向廠家釋明,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生產者應該承擔售后服務義務。廠家提出為丁女士無償更換機器,并承認了售后維修服務上的滯后,表示將對此進行改善。見到企業(yè)誠懇的態(tài)度,丁女士也對企業(yè)管理上的困難表示理解,雙方當庭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