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助手的控制相對簡單,用戶可以輕松的使用帶有觸控界面的智能手機進行操控,或者利用語音指令控制機器人進行工作。此外,機器人還支持醫(yī)護人員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與機器人進行通信,對機器人助手發(fā)出任務指令。
據(jù) 介紹,機器人在人們的日常起居的室內環(huán)境下工作,最大的挑戰(zhàn)即如何解決尺寸問題。因而在開發(fā)這款機器人助手時,豐田也將尺寸優(yōu)化當作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此 外,機器人的面部設置有一款攝像頭,并與用戶的手持設備連接,用戶可以在手持設備上觀看到機器人面部攝像頭捕捉到的畫面。當有物體掉落時,用戶只需要輕觸 掉落的物體,機器人就會自動的將物體撿起。
從實際的應用來看,機器人助手的功能還受到技術元素的限制,并不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可以輕松自如的展開工作,比如抓取物體。但是豐田研發(fā)了一套智能系統(tǒng),用戶可以事先將一些物體放置在特定的盒子當中,對于已經被機器人識別的物體,搬運就不在話下。
由于具備可伸縮性,機器人的升高在83~130cm之間,對于很高的物體,機器人也可以輕松的拿到。此外,機器人助手的服務其實就是一款職能洗塵器,除了可幫助用戶搬運物體外,還可以吸取垃圾物品和灰塵。
為 了測試這款機器人助手的性能,豐田官方目前也于日本導盲犬協(xié)會合作,將研發(fā)的助手機器人小范圍的進行試點,找出殘疾人用戶最需要的功能特征。試點的結果則 顯示,抓取、搬運物體成為殘疾人用戶最需要的功能之一。此外,在出現(xiàn)緊急情況下自動報警也是機器人必須具備的一項功能。
雖然這些一個小型機器人只能處理一些常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任務,但是對于殘疾人用戶而言,卻非常的難能可貴,而隨著新技術的投入使用,機器人處理的功能也將會越來越復雜,進而不斷的改變殘疾人乃至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