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能選修機器人,還可提前畢業(yè),這一事實在浙江得到了實施。日前,蔣女士與就讀溫州中學高一的兒子,一同在電腦前敲定了新學年選修課,“尊重孩子的興趣選了美工課”,第一次選課,蔣女士直嘆始料未及,“簡直就是在秒殺呀”。原來,選修課每班級30人的上限名額完全要靠搶,“尤其是羽毛球班,不到2分鐘就滿員了。”
早在2006年,作為浙江省高中課改30所樣本試點學校之一的溫州中學,率先開始推行新課改,對學生實施“學分制”評價體系。今秋新學年全省全面深入實施的高中新課改,大幅提高選修學分比例、全面實施選課制、實施彈性學制……眾多創(chuàng)新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
開學10多天,新課改在各學校推行得怎么樣,記者日前采訪發(fā)現(xiàn),必修課縮水、選修課擴容,高中課程模式正走出另一條路子。
五花八門的選修課“很潮”
本周,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高一新生小高領到了課表,除了統(tǒng)一的必修課,每天還有兩節(jié)他為自己挑選的選修課——智能機器人,這學期,學校提供了70多門選修課。
同樣的,本周三開始,溫二高的走班日也正式啟動,“一天八節(jié)選修課中六節(jié)開設知識拓展類選修課,兩節(jié)為社團課,學生全面走動起來。”該校副校長徐丹青告訴記者,“經(jīng)過前期充分調查,今年學校篩選出知識拓展類課程19門;興趣特長、社會實踐類共開設34門課程,依托于學校的30個社團開展;還有14門依托于學校周邊的華僑職專等中職學校,實行走校上課。”
突出辦學特色、整合校際資源、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記者了解到,各校在選修課上頻頻打出自己的特色。溫二高一門名為《基礎實驗化學》的知識拓展類選修課,有近九成學生報名,現(xiàn)有360名學生將分10個班級開課,“這門課之所以受歡迎,在于它提供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基礎性,原先是高考的模塊之一,在取消后學校將其作為選修課,希望對學生高中階段化學知識的學習有所幫助。”徐丹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