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地鐵四號線火車站站一期暗挖隧道左線長269.8米、下穿西安站東道岔“咽喉區(qū)”15股道8組道岔。隧道頂至鐵路軌底僅有10.5米,地面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通過。
“要穿過的這一地塊,是浸在水里的黃土層,就像嫩豆腐。”西安地鐵四號線項目負責人梁西軍這樣形容。
為降低安全風險,確保隧道暗挖正常進行,項目部在施工中引進智能掘進機器人與微型挖掘機、測量機器人,化解了隧道開挖可能帶來的人員安全風險,對地面沉降情況進行全天候智能化監(jiān)控,為列車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智能掘進機器人只需一名技術人員手持“游戲手柄”操作,節(jié)省了人力,降低了安全風險,提升了工效。
在下穿施工上方的西安火車站站場,也有測量機器人“站崗”。這種測量機器人實際上是一種先進的自動全站儀,每隔10分鐘就會轉動“脖子”,掃視周圍的光標點位,如果哪個點位有1毫米的位移,它立即發(fā)出沉降警報,叫停施工。
“地面上像這樣的測量機器人共有28臺,它們對軌道及地面3298個監(jiān)測點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會即時傳回項目后方電腦終端進行分析。”梁西軍說。
西安地鐵四號線火車站站隧道左線于2016年5月17日開始暗挖,歷時615天順利貫通。至此,整個西安四號線全部“洞通”,為2018年底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監(jiān)測地面位移的測量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