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發(fā)展走上快車道后,所謂“機器人要搶走我們工作”的新聞就沒停過。雖然這些新聞中大多數(shù)都是對未來的預測和展望,但其中也有很多干貨。
本周,新創(chuàng)公司Marble與Yelp(美國的大眾點評)聯(lián)合打造的遞送機器人就正式在舊金山上路了,這個白色的四輪小車將替代外賣小哥,走街串巷將食物送到用戶手中。

據(jù)悉,這款遞送機器人能靠內置傳感器和相機在忙碌的街道上穿梭,同時它能實時對人行道地圖進行測量,以便優(yōu)化路線。從外形來看,這家伙肯定拿不到什么設計獎,而且它也不是全自動駕駛,需要人類“護花使者”照看。
Marble發(fā)言人表示:“Marble的遞送機器人采用混合控制模式,因此整個遞送過程是半自動的,這就意味著人要深度參與其中,畢竟路況復雜,機器人在途中可能會遇到不少麻煩事兒。”
遞送機器人的出現(xiàn)確實令人興奮,這些小家伙未來將成為家里的小伙計,跑腿辦事找它準行。但仔細想想你又會為它捏一把汗,這小家伙在路上還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難呢,想必它送一次貨就像唐僧取一次經(jīng)吧。
其實Marble的遞送機器人并不稀奇,因為幾周前披薩連鎖店Domino’s就與新創(chuàng)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達成了合作,未來將在幾個歐洲城市用機器人(六輪小車)外送披薩。Domino’s做出這項決定是因為快遞小哥的嚴重短缺。
“未來5-10年內隨著公司業(yè)務的擴展,我們會需要更多的外賣送貨員,但現(xiàn)有的人力資源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因此遞送機器人隊伍必須壯大。”Domino’s集團CEO說道。
如果Domino’s會遭遇快遞小哥危機,那么其他提供外賣的食品公司也會在未來遇到類似問題,因此遞送機器人市場相當龐大,全社會也必須為了它們的存在而修改許多基礎設施,否則在用餐高峰期行人可能就無路可走了。
遞送機器人項目現(xiàn)在還只是實驗,沒人知道它是否能成功,我們在做的也是一個試錯的實驗,畢竟這是人類社會的第一次。五十年后,那時的人們看現(xiàn)在的機器人,恐怕就像我們回看早先的飛機概念一樣吧。雖然這些概念中有些看起來相當滑稽,但你要知道,這都是進步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人類并非一夜之間就鳥槍換炮,將交通工具從自行車變成協(xié)和式客機的,而在AI與機器人的融合上,我們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未來,我們會見到越來越多奇葩的和亮眼的測試項目,也許那些奇葩的最終會勝出呢。
同時,在各種機器人展上,我們也能體會到人類在設計和應用上的無力。下圖的Telenoid機器人就是個代表,它雖然長了個人型,但無論怎么看都非常嚇人,就像恐怖電影里的主角。

設計師表示自己設計Telenoid時用到了極簡設計的理念,但這一極簡,卻把性別、年齡和人類特征都簡化掉了,沒有了胳膊腿的機器,還能叫機器人嗎?
五十年后,人們看到這些傻乎乎的機器人一定會忍不住發(fā)笑,但別覺得尷尬,它們是未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相處必須經(jīng)歷的“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