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消息,在信息時代早期,想要與計算機交互的人們往往必須學會編程語言,例如Fortran或者BASIC。而現(xiàn)在計算機設備正在學人類語言——雖然不是很完美但足以進行谷歌搜索,安排預約或者訂披薩。且智能設備似乎變得越來越智能。
這是否意味著人工智能將很快取代虛擬助手,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創(chuàng)新戰(zhàn)略(Creative Strategies)進行的一項近期研究暗示目前還未到那個地步。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98%的iPhone用戶曾與Siri交互,但只有3%的人愿意在公共場合這么做。
在城市街道與Siri對話真是略感尷尬,但這并不是虛擬助手尚未完全被取代的主要原因。事實是商業(yè)可用的人工智能代理尚不能完全取代人類?,F(xiàn)在的工作環(huán)境日益趨于合作性,而人類助手擅長團隊合作,這是機器無法比擬的。人類助手可以協(xié)調多個小組,集合個人、小組和技術資產完成一項緊急任務。
而現(xiàn)在商業(yè)可用的人工智能代理可能都無法勝任簡單的合作任務,例如協(xié)調會議,除非每個人都在使用相同的平臺,例如iOS和安卓。即使整個小組都使用相同平臺,人工智能代理接受言語指令或者轉錄語音消息時仍容易犯錯誤。
人工智能開發(fā)者已經在這個領域不斷進步,去年谷歌語音(Google Voice)宣布他們已經將轉錄錯誤率降低了一半,然而機器人在處理語音指令時發(fā)生錯誤仍然非常普遍,就像自動糾錯技術往往會產生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語言處理的失誤也會產生令人困惑的回應。
即使研發(fā)者能夠全部消除這類錯誤,人工智能代理仍缺少個性和決策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高管雇傭虛擬助手所看重的方面。每一名高管都是擁有個人偏好、優(yōu)勢和弱勢的獨立個體,借助合拍的虛擬助手,高管工作會越來越高效。
一個好的虛擬助手相當于高管的延伸,它會學習他/她處理業(yè)務的方式甚至作為代理幫忙做出至關重要的決定。虛擬助手還具備“軟技能”,而人工智能代理是無法在商業(yè)規(guī)模上復制這一能力的。人類具備人性、潛力、能動性和動機,他們能夠建立和鞏固人際關系,這些特性是人工智能代理無法真正模仿的。
所以高管往往會尋找那些能夠理解他們的業(yè)務目標并幫助他們通過多任務到達目標的助手,因此他們會選擇虛擬助手而非人工智能代理。然而,這一切并不是說人工智能代理在當今社會沒有用武之地。事實上很多高管使用人工智能代理完成非常簡單的任務,例如進行在線搜索,尋找手機上的聯(lián)系人,或者安排預約。
這非常重要,背后有幾點原因。它使得高管可以快速處理簡單任務,而人類虛擬助手也會使用人工智能代理完成戰(zhàn)略性任務。如果任何人或事可能因為人工智能而面臨失業(yè)的風險,那就是常見的搜索引擎界面。隨著語音識別技術發(fā)展的更加高效,人們已經習慣與設備進行語音交互,下一代Alexa, Cortana和Siri很可能像谷歌或者Bing一樣完成網頁搜索。
科技公司也明白這一點,這也是他們爭先恐后研發(fā)后搜索引擎時代的界面的原因。但至少目前虛擬助手無需擔心被Siri取代,人類助手沒有設備或者網絡也能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它們在商業(yè)關系里引入了人類的元素,這對于高管們來說仍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