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上周五(6月9日),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菲爾特鎮(zhèn)的圣保羅教堂,300多名新教徒共同參與了世界上首次由ChatGPT主持的布道活動。

▲圖源Pexels

▲圖源Pexels
禮拜開始后,ChatGPT在禮拜期間化身為一名留著胡子的黑人男性牧師,出現(xiàn)在祭壇上方的巨大屏幕上。“他”面無表情且聲音單調(diào)地進行了開場白:“親愛的朋友們,我很榮幸能參與此次新教徒大會,作為第一個人工智能(牧師)向你們宣講。”
這場40分鐘的禮拜由ChatGPT和來自維也納大學的神學家兼哲學家Jonas Simmerlein共同創(chuàng)作,包含布道、祈禱和音樂等一系列完整的禮拜內(nèi)容。29歲的Simmerlein表示:“我構(gòu)思了這個計劃,但我更愿意說是我在輔助AI——實際上大約98%的內(nèi)容都是AI創(chuàng)作”。
這次AI禮拜活動只是菲爾特新教徒大會的數(shù)百項活動之一,但它吸引了眾多好奇者的參與,活動開始一小時前教堂門口就排起了長隊。
整場禮拜由四個不同的AI化身帶領(lǐng),分別是兩名年輕男性和兩名年輕女性。參與者不時會發(fā)出笑聲,因為這些化身會面無表情地說出很多原本應(yīng)該帶有充足情緒的話語。
一位54歲的IT工作者表示,當這項服務(wù)開始時,她既興奮又好奇。但隨著活動的進行,她越來越反感AI的存在:“(AI)沒有心也沒有靈魂,化身完全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情緒,沒有肢體語言,而且說話速度又快又單調(diào),以至于我很難專心聽他們說話”。不過她也表示,對于年輕一代,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來自科隆附近的一位31歲路德教會牧師也帶著一群青少年信眾參加了這次禮拜,他表示:“我原本覺得它會更糟,但我對其實際效果非常驚訝,雖然偶有差錯,但AI的語言使用整體還是相當不錯”。
不過也有與會者看到了AI過于接近人類帶來的威脅,認為AI進入教會十分危險并將欺騙信眾。對此,Simmerlein表示無意用AI取代教會領(lǐng)袖,相反,他將AI視作幫助教會會眾進行日常工作的一種方式:“AI將越來越多地接管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是為什么學習運用它會很有用”。
IT之家此前報道,一位名叫Mindar的德國機器人僧侶2020年在日本京都擁有400年歷史的佛教寺院高臺寺舉行了儀式,由此也曾掀起過一陣關(guān)于AI與神學的討論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