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達34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首次超過德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112萬輛,同比增長190%,占我國汽車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
預測
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接近40%,到2030年這一數據將超過60%,2035年大概率將超過70%
5月18日,第九屆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后服務展覽會開幕。作為展覽會的核心內容之一,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合作大會在展覽會期間同步舉行。
大會現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黃永和做出這樣一個判斷——我國汽車市場新車銷售總量很快就會出現天花板。
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新能源汽車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傳統燃油車生產企業(yè)在全力穩(wěn)住市場的同時,紛紛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政府、企業(yè)、市場、消費者各方,如何看懂汽車消費下半場?透過這場大會,答案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攪動全球
“到去年為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連續(xù)8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4月,在國內乘用車總銷量表現出微弱的負增長態(tài)勢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20萬輛,同比增長42%。”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yè)分會會長王俠說。
這種態(tài)勢,也在本次成都汽配展上得以反映——4.8萬平方米的展館內,原本預期僅有400多家參展企業(yè),最終涌進了620多家,較去年多220家,創(chuàng)下成都汽配展招商歷史最好水平。
為賺足人氣和商氣,一汽-大眾、神龍、領克、中嘉、凱翼等車企紛紛把新款車型開進現場;汽車零部件參展商則將新能源電池、智能駕艙、新能源熱管理等最新產品和技術擺上展臺;成都經信部門更是直接在現場發(fā)布新政策:給予整車企業(yè)每輛新能源汽車1000元—15萬元不等的新能源車型產銷獎勵,單個車型最高獎勵5000萬元;給予整車企業(yè)和零部件總成企業(yè)100萬元—300萬元的穩(wěn)鏈補鏈強鏈獎勵。
“參展商的熱情,超出了預期。”省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楊世波感慨,在展會籌備期間,不少行業(yè)領域的企業(yè)和機構就主動咨詢參展參會事宜,十分積極。
此外,楊世波還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jié)——在成都汽配展開幕首日,現場出現了許多外國人的身影。
來自俄羅斯的伊萬,此次專程趕到成都參加汽配展,盡管中文說得不算流暢,但并不阻礙他通過手勢和翻譯軟件與國內參展商交流。“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熱的市場,要想了解最新的市場信息,就必須到現場來看。”伊萬說。
“狂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加速攪動著全球消費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高達34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首次超過德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112萬輛,同比增長190%,占我國汽車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今年前4月,我國汽車出口量達137萬輛,同比增長89%,其中,新能源汽車雖然只有34.8萬輛,但是去年同期的1.7倍,增長勢頭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xù)放大。
“按照這種勢頭,估計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大概率會超過400萬輛,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王俠說。
汽車產業(yè)競爭激烈的下半場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對此,無論是車企還是專家學者,均表達出一個觀點:汽車產業(yè)競爭的下半場已經來臨。
“上個月結束的上海車展,釋放出了一個強烈信號。”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李偉利關注到,目前傳統汽車企業(yè)全部“入場”,國外車企全體發(fā)力新能源汽車,整個展會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占到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一些主流合資品牌的車型價格比自主品牌同級車型更便宜,這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還是首次出現。”
在李偉利看來,一個更重要的標志是“油電同價”開始走進現實。就在近段時間,多家車企推出1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追平了同級別的燃油車。
除了價格,產品結構也在快速調整。低價位精品小車開始受到青睞,混動車普遍成為消費者選購的第二輛車。從政策層面看,隨著“國補”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車將真正從政策驅動轉變?yōu)槭袌鲵寗印?/div>
“新能源汽車市場會以什么樣的速度擴展下去?”面對記者的提問,黃永和說,經過團隊深入研究和推算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接近40%,到2030年這一數據將超過60%,2035年大概率將超過70%。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帶來的連鎖反應之一就是部分消費者持幣觀望。不僅如此,各地也在加碼推出購車補貼。在黃永和看來,促消費需要精準施策,而不應是臨時性的、大水漫灌式的應激政策。“新能源汽車替換傳統燃油車,是一個緩慢過程,如果步子邁得過大過快,既不利于新產業(yè)鏈的安全穩(wěn)定,同時也對傳統車企包括轉型比較慢的自主品牌帶來相當大的影響。”黃永和說,尤其還會對一些以汽車產業(yè)為支撐的城市經濟發(fā)展影響較大。
四川車企在競爭中的轉身之策
在成都汽配展6號展館的正大門最前排,凱翼汽車展臺特意把唯一一款上市的混動車擺放在最前面。這家四川本土整車制造企業(yè),在現場公布了事關企業(yè)發(fā)展前途的重要消息:停止傳統燃油車的設計研發(fā),今年下半年推出A00級的新能源轎車,2025年將全面上市全新電動平臺的新能源產品。
凱翼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立彬坦言,和特斯拉、比亞迪等大品牌相比,凱翼還是一個市場認知度不高的汽車制造商,特別是在當下異常激烈的競爭中,首先需要安穩(wěn)并長久地活下來。
怎樣個活法?宜賓凱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曹陽天透露,目前企業(yè)已先后與寧德時代、華為、騰訊等行業(yè)大咖合作,通過引進市場競爭力強的技術提升凱翼產品,同時制定錯位發(fā)展戰(zhàn)略,以更實用的高性價比產品瞄準特定客戶群體。“除了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公司還完成了30個海外代理商的簽署,同步拓展了海外市場。”
忙著搶占市場的,還有四川的充電樁生產商。南充綠能慧充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jiān)周源,帶著一個銷售團隊來到展會現場。在他看來,這是拓展二級市場的好機會。“從市場布局看,成都的充電樁配套已經比較完善,但二線城市的空間還很大。”
一邊是汽車產業(yè)鏈條上的各種轉型、策略調整,一邊是眼下乘用車銷量呈現出微弱的負增長態(tài)勢,對于今年下半年的汽車消費市場,又該如何看?
對此,李偉利給出判斷: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新的平臺周期,盡管社會對大宗商品的消費意愿在提升,但總體消費還是處于較低水平。“對于未來趨勢,總體判斷是前低后高、逐步回升。”
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中國機器人網(www.baoxianwx.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電話:021-39553798-8007
電話:021-39553798-8007
更多>相關資訊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