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U23亞洲杯小組賽,中國隊破門被吹越位,主帥傅博與裁判理論。@視覺中國
2022卡塔爾世界杯還有不到100天就要開鑼了。除了歷史上首次在冬天舉行,本屆世界杯還將應用不少新的“黑科技”——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SAOT)將首次被使用。SAOT將利用人工智能來輔助主裁判做出更精準的越位判罰,最大程度減少越位誤判情況的出現(xiàn)。
SAOT比VAR更快更準
越位的判罰歷來是足球比賽的焦點之一,在VAR(視頻助理裁判)從2018年被引進比賽后,越位判罰的錯誤率明顯下降,但其動輒長達數(shù)分鐘的判罰時間、吹毛求疵的判罰尺度,還要依靠人工“劃線”等操作,仍然遭到球迷詬病。
面對VAR的“不完美”,國際足聯(lián)再進一步,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來輔助主裁判判罰,這就是半自動越位判罰技術(SAOT)。該技術利用安裝在球場屋頂下方的12個專用跟蹤攝像頭來跟蹤球和每一名球員的29個數(shù)據(jù)點位,每秒50次,以計算他們在球場上的確切位置。官方用球內(nèi)也將被放置慣性測量單元傳感器(IMU),該傳感器位于球的中心,每秒500次將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視頻操作室,從而可以讓VAR精確地確認踢球點。
結合肢體跟蹤和球跟蹤的數(shù)據(jù),一旦處于越位位置的進攻者得到隊友的傳球,新技術可以在任何時候向VAR提供自動越位警報。在通知主裁判前,VAR會先檢查確定該技術做出的決定正確與否。在VAR、主裁判確認越位后,位置數(shù)據(jù)點將自動生成3D動畫,以最佳視角展示越位情況,并在球場的大屏幕上播放,同時提供給電視轉播商,讓電視機前的球迷了解這一決定。歐足聯(lián)首席裁判官羅伯托·羅塞蒂表示:“這一創(chuàng)新系統(tǒng)將允許VAR裁判團隊更快速、更準確地確定越位情況,增加比賽的流暢度和決策的一致性。”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主裁判?
既然SAOT如此強大,那么它是否能取代主裁判做出最終的越位判罰呢?世界名哨科里納強調,該方案之所以命名為“半自動越位判罰技術”,就是因為其只能為主裁判提供是否越位的參考,而無法做出最終判罰。
廣州籍前國際級助理裁判李志中則表示,在進行越位判罰時,助理裁判員不僅要根據(jù)客觀事實做出判罰,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需要其根據(jù)規(guī)則對比賽發(fā)生的事實進行主觀判斷,“SAOT技術只是更快更準確地確定了進攻球員是否處于越位位置,但這個球員是否被判罰越位涉及很多復雜的因素。比如處在越位位置的進攻隊員雖然沒有接球,但其是否干擾了對方隊員、是否參與了進攻、有沒有通過移動來干擾對方隊員處理球等,這些判罰涉及對于比賽的理解,機器暫時還無法取代主裁判做出最終的判斷。”李志中說。
另外,VAR只有在涉及球進門、紅牌、紅黃牌罰錯對象和點球這四種情況時才能介入。其他任何情況下,哪怕裁判員發(fā)生錯判誤判,VAR都不能介入。因此,針對進攻球員的越位判罰沒有涉及進球,即使主裁判和助理裁判誤判了,SAOT技術也不能激活VAR介入。場上的裁判員依然要對越位的判罰保持專注,并非因SAOT的存在就變得毫無存在感。
足球裁判的角色出現(xiàn)后,哨子、助理裁判、門線技術、VAR等“支援”逐漸豐富,但要用人工智能系統(tǒng)完全取代主裁判或助理裁判員的巡邊角色,近期內(nèi)可能性很低。不過,隨著未來科技的發(fā)展,裁判人工執(zhí)法無疑面臨極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