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西南石油大學信息學院學生盧成婭

盧成婭和同學交流
盧成婭正在調試機器人程序
發(fā)表EI國際會議論文,發(fā)表CSCD核心期刊論文,設計智能機器人,公開2項發(fā)明專利,保研至復旦大學直博……這是西南石油大學信息學院學生盧成婭的21歲。這個來自四川涼山西昌的女孩,帶著光芒和能量,在2字開頭的人生韶華,與智能機器人為伍,學習鉆研科學技術,書寫強國有我的青春回應。

西南石油大學信息學院學生盧成婭
充實的大學:
目標明確 每年都有重點
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qū)的校園里,信息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大四學生盧成婭,一頭長發(fā),一襲長裙,從龍井湖邊走來。青春靚麗的她,不僅是顏值女神,更是同學老師心里的正能量標兵。
盧成婭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她高中就喜歡物理,因而大學報考了光電信息專業(yè)。進入大學后,她也和大多數(shù)大學生一樣,對大學學習生活和未來帶著期待和忐忑。她告訴自己,雖然沒有找到明確方向,也要做最好的準備。
大一,盧成婭就一次性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考試,計算機二級考試。大二,加入學校機器人創(chuàng)新實驗室,走進智能機器人的世界。大三,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機器人大賽。

西南石油大學信息學院學生盧成婭
大學前三年,她一直保持綜合素質測評、績點成績全年級排名第一,多次獲得各類獎學金,獲得優(yōu)秀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志愿者等榮譽,還擔任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團支書和學校機器人創(chuàng)新實驗室副班長以及光電專業(yè)學科競賽團隊學生負責人。
“我不想在大學四年的生活里碌碌無為,不甘心畢業(yè)時簡歷上無字可寫。”盧成婭的大學四年,每年都有重點,朝著目標努力,每年都有收獲。
年夏天,盧成婭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等6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夏令營,獲得了4所高校的研究生offer(錄取通知)。最終,她選擇了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方向的研究生,直博。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四,下學期就要畢業(yè)了。”盧成婭用“充實”二字總結自己的大學生活:“每天都有喜歡的事情做,每天都朝著夢想在努力,過得非常充實。”

盧成婭和同學交流
逐夢的實驗室:
修煉技術 感受機器人魅力
提及“夢想”,盧成婭認真又堅定:“對我自己來說,不是有了夢想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夢想。追求卓越,小目標帶來的小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
大二時,盧成婭積極爭取加入了學校機器人創(chuàng)新實驗室,了解有關實驗、論文和專利方面知識,成功邁出了在學術科技逐夢的第一步。
在一次實驗室學習中,實驗室老師項目剛好缺新人加入,她幸運進了項目組。抓住機會后,她積極參與到項目中,對實驗內容不懂就問、認真編寫文檔、編程、學習新知識,并在老師帶領下進行實驗。
“機器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項目,有很多關卡,每次攻克自己面對的難關,就很有成就感。”盧成婭告訴記者,在項目中她多負責編程。在做物料搬運機器人項目時,機器人動作多、場地和路線出現(xiàn)變化,她花了1個半月時間,寫機器人抓物等動作的程序。“但看著自己敲出的代碼,一點點變成模型,做出樣機,就是最開心的時刻。”

盧成婭正在調試機器人程序
加入實驗室后,盧成婭迷戀上了科創(chuàng)實踐。只要有時間,不分周末、不分假期,就沉浸在實驗室里。先后設計完成循跡小車、管道清淤機器人、蛇形機器人、環(huán)衛(wèi)之星、ROS機械臂自主抓取系統(tǒng)等科創(chuàng)作品。
在學校“修煉內功”同時,她還參加了很多學科競賽。獲得第三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chuàng)意大賽全國三等獎(隊長),第十三屆3D大賽特等獎并進入總決賽(隊長),第八屆全國大學光電設計競賽西南區(qū)三等獎(隊長),四川省機器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一等獎(隊長),第十九屆ROBMASTER機甲大師大賽新星啟航獎,四川省機器人大賽“物料搬運機器人”二等獎(隊長),第十二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大賽四川省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進入國賽,四川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隊長),南充市十大雙創(chuàng)新銳等獎項。
堅定的未來路:
繼續(xù)深造 以奮斗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年,盧成婭被選為隊長參加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chuàng)意大賽。隊員來自不同專業(yè),學習課程多,能籌備比賽的時間不固定,這給盧成婭這個隊長帶來考驗。她理清實驗項目思路,分析隊員技能優(yōu)勢,分配任務。最后,團隊戰(zhàn)勝挑戰(zhàn),配合越來越默契,獲得全國三等獎。
盧成婭將比賽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梳理,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fā)表了一篇EI會議論文。這讓很多老師都驚訝:EI被稱為全球核心,學生能發(fā)表EI論文,太不容易了!
然而,她帶來的驚艷,不僅如此。
她的論文《視覺手勢識別的移動機器人手勢控制系統(tǒng)設計》,發(fā)表在CSCD核心期刊。智能餐桌潔面器和一種足式機器人腿部機構尺寸優(yōu)化方法,被授權發(fā)明專利。而智能餐桌機器人項目,樣機剛出,至今還在繼續(xù)。
雖已至秋,行走在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qū)的校園里,滿目蔥綠盡是生機。結束畢業(yè)實習回到學校的盧成婭,也忙得不亦樂乎:寫調研報告,完成研究生導師布置的“預習作業(yè)”……在大學生活中,盧成婭堅持最初的夢想并努力奮斗,給了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她下一步的計劃是繼續(xù)深造,發(fā)揚“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母校精神。
“科學技術方向的學習和實驗實踐,是我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努力的方向。”盧成婭告訴記者,學校老師們一直重視科研實踐,她也希望通過科學技術研究與實踐,“每天多學一點、多做一些,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