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部分國省垂審批系統(tǒng)與湖北政務服務網和省統(tǒng)一受理平臺沒有聯通是影響“一窗通辦”改革和群眾辦事的重要難點堵點,襄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以“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為契機,不等不靠、先試先行,探索將“RPA+AI”數字化輔助技術運用到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窗口的無差別受理工作中,通過使用RPA智能機器人來簡化工作流程,以自動化技術替代手工操作,輔助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完成數據量大、重復性高、易于標準化的業(yè)務,對申請人辦事申請可自動比對和判斷,真正實現不見面審批、秒批,提升企業(yè)群眾辦事體驗感。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以宜城為試點,以政務服務大廳辦件量較高的殘疾人證登記事項為突破口,當綜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受理群眾辦件時,啟動部署在電腦端的RPA機器人,自動打開統(tǒng)一受理平臺,獲取相關辦件數據,并將辦件信息自動推送到全國殘疾人信息化服務平臺。同時,RPA機器人自動將殘疾人信息化服務平臺辦件結果回傳到統(tǒng)一受理平臺,從而實現統(tǒng)一受理平臺與殘疾人審批系統(tǒng)的互聯互通。
下一步,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將通過更多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我市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提升“一窗通辦”改革成效,打造更加優(yōu)質、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政務服務體系,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