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前后,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盡管四川涼山西昌森林火災終于撲滅,但造成19人不幸遇難。人們在沉痛哀悼之余,不禁要問:今后,高科技手段能在森林滅火中發(fā)揮什么作用,能否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業(yè)內相關專家。
高空探查:繪就火場3D態(tài)勢圖
森林火災的消防救援一直是世界難題。
“首先,因為森林火災往往發(fā)生在氣候干旱、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積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風勢,往往火勢很大,擴散快,點多面廣。而且不少森林火災發(fā)生在山區(qū),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此外,在山區(qū)林火可能發(fā)生爆燃,特別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溝等特殊險境地形中,極大增加滅火的危險性。”中國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無人機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副理事長孫永生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針對森林消防中的‘看不清、聽不到、無法觸摸、盲區(qū)多、危險性強’等痛點,無人機猶如‘偵察兵’,可以飛到消防員無法到達之地,展開全面無死角偵察,一旦發(fā)現燃點,迅速報出準確坐標,輔助決策者進行指揮調度,快速執(zhí)行精準救援計劃。”孫永生表示。

孫永生介紹,救援期間,復合翼無人機可飛到火場高空執(zhí)行火勢火情偵察任務,通過掛載的三軸吊艙,清晰穩(wěn)定地將火場態(tài)勢拍攝下來,包括準確的地理信息、風力風向信息、火情火勢信息、人員分布信息等,生成3D態(tài)勢圖實時傳至指揮中心,供指揮人員快速掌握火情火勢分析預判,為制定救援方案和撲救計劃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清明前夕,北京延慶區(qū)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森林防火實戰(zhàn)演練,參與無人機應急救援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藍天飛揚經理楊諾介紹說,“在實際操作中,率先用無人機飛到現場,進行航拍觀察,其可搭載多種攝像鏡頭,實時進行災害現場的畫面直播,觀察災害現場情況。”
楊諾說,我們采用大疆四旋翼無人機搭載紅外熱成像相機和30倍變焦相機,前者可對危險區(qū)域進行測溫偵查,搜索被困人員,后者對目標進行勘察、識別,也可以作為臨時監(jiān)控,搭配系留模塊,持續(xù)飛行10小時以上;通過4G圖傳系統(tǒng)將現場畫面?zhèn)髦林笓]中心,決策者可對火災現場人員、車輛進行調度;同時起飛的快速建模無人機,對災害現場進行實時正射和三維建模,勾勒災害面積和災害范圍后,傳回分析結果,也可將模型作為電子沙盤,進行現場指揮調度。

天降奇兵:無人機蜂群滅火神速
災害發(fā)生后第一時間救援,可將造成的損傷降到最低。目前,有不少團隊都在研究如何將人工智能與救援結合起來,以救助更多的人。
那么,在森林火災救援中,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體現在哪里?
“對于森林消防來說,單一的無人機由于載重、處理能力等限制,難以有效撲滅火災,為了消除隱患,將火災盡量遏制在初生階段,建議采用無人機蜂群戰(zhàn)術,如同天降奇兵,多機型、多層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以期達到最佳的滅火效果。”航天科工仿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無人機滅火系統(tǒng)設計師楊興光表示。
楊興光介紹說,森林消防對無人機的基本要求是發(fā)現早、反應快、決策準、效果實?;馂牡钠鹨蛲嵌鄻拥?,不同的火情需要針對性的滅火方案和滅火設備。滅火彈可以裝載多種類型的滅火劑,按現場使用策略及時換裝。此外,通過將智能算法注入無人機群,形成層次化布局,協(xié)同作戰(zhàn),進一步提升滅火的效能。
據了解,目前無人機森林滅火系統(tǒng)主要由無人機(集群)、機載滅火彈、機載探測設備和地面綜控設備組成。系統(tǒng)中的無人機具備偵察功能,可以大載重長時間飛行,搭載數枚滅火彈及發(fā)射裝置飛行到火源附近,采用飛行器編隊設計、智能集群、任務規(guī)劃、圖像識別、彈道設計、中繼導航等技術,可精確、快速鎖定起火點,自動對準目標發(fā)射滅火彈。滅火彈飛到著火點附近,在指定高度爆炸、拋灑滅火劑,有效撲滅火焰。目前航天科工仿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進行相關產品的設計工作。
據206所事業(yè)部主任申研介紹,實際操作中,當偵查無人機發(fā)現火情后,第一時間將火情信息(包括著火位置、圖片、視頻)傳遞給指揮人員。206所可以運用發(fā)射技術、地面裝備技術、滅火彈技術、指揮控制技術、人員定位通訊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以及研制的消防裝備、人員定位、呼吸防護裝備進行有效地消防和救援。
地面救援:消防機器人趨智能化
在突發(fā)緊急火災時,地面人力滅火和搜救的效率遠遠不夠,為了高效率、更精準的救援,現在地面滅火救援中,研究人員投入研制智能消防機器人,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協(xié)助消防員進行救援,將大大增加安全系數,以及為救援工作帶來更多便利。
在哪些情況下,智能消防機器人可替代人工滅火?“面對高溫、有毒、缺氧、易爆和濃煙等各種危險復雜的環(huán)境,其可在人力所不及之處充分發(fā)揮作用,有助于減少消防人員的傷亡,增強火災控制能力。”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合肥研究院無人裝備研究所副所長管永賀說。
HRG防爆消防滅火機器人
據管永賀介紹,機器人拖拽能力比較強,速度快,可以替代人工托水帶前進;機器人本身會攜帶各種儀器,對前方災情進行記錄反饋,為后方指揮提供決策依據,為后期事故分析提供依據;為救援提供協(xié)助,比如高穿透性的燈光、通信中繼、救援運輸、破拆、排風等。”
未來消防救援設備智能化是發(fā)展趨勢,業(yè)內專家認為,以人工智能消防機器人為例,將主要經歷:
一把被動遙控式的消防救援設備當作基礎,進一步提高相關裝備的自我感知能力甚至自我執(zhí)行能力,這一階段滅火裝備的特點是已初步具有類似于人的思維,可以自主進行判斷和執(zhí)行相應措施,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判斷用什么樣的滅火方法滅火;
二是展開自主的學習和自我適應,并且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自我提升,即“發(fā)展階段”,消防救援的機器人能夠通過微型計算機的計算,比較準確的判斷出火災的實際級別,繼而做出滅火的作戰(zhàn)計劃,最終組織局部的自動化滅火救援;
三是通過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相關技術,把一體化以及智能化和云化效果實現,能夠形成一盤棋、一張圖甚至立體化以及綜合性的消防救援。這當中會出現和人高度相似的機器人,同人一樣具有聰明的大腦,可以自行觀察、判斷進而開始執(zhí)行滅火行動。
總之,如今我國科研人員正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把人工智能和消防救援設備進行有機結合,讓消防救援設備盡早實現智能化。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